《红色警戒之民国》免费阅读!

第633章 尼米兹(1/2)

作者:华丽的虚伪

    海洋那迷人的蔚蓝色波涛激发了无数代人在它上面施展抱负和雄心。印第安人和波利尼西亚人划起一只只独木舟,中华民族和阿拉伯人很早就利用风帆开始了航海事业。

    如果说东方文明起源于黄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那西方的文明就诞生在海洋上。血腥跟随着文明,火与剑也降临到海洋上。

    海战、军舰、海军上将三位一体,铸成了海神塞顿的三叉戟。

    “大发现”以前的海军将领,大多是些胆大包天的船长;德雷克、赖特、纳尔逊这些海战明星们,也只是一些勇冠全军的战术家。只有提尔皮茨、费舍尔、山本五十六,才把他们的思想放到战略的舞台上。

    现在,又有一位海军上将,以整个太平洋为他的竞技场,要演一出带序幕和尾声的雄壮歌剧。他就是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的一代天骄。

    自从珍珠港事件当年的最后一天,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电话里讲:“告诉尼米兹,从珍珠港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坚持下去,把战争引向胜利。”

    尼米兹为“胜利”已经无止无休地工作了五百八十个日日夜夜了。最初,由海军支撑的太平洋防务大厦似乎马上就要坍塌。日本军舰随意在太平洋游弋,攻岛略地,形若日本的内湖。

    中华参战后,日本海军仿佛遇到了天敌,避之如魔鬼。西南太平洋地区。成为了中华海军的游猎场。

    整个太平洋连续三年来,仿佛遗忘了美国海军。

    三年的韬光养晦,三年的发奋图强,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三年后的美海军重新回到了太平洋。

    奇妙的人生际遇,对所有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海军官兵来说,这句话实在是太贴切了。他们和之前生死相搏的敌人走在了一起,为了就是去消灭更加强大的敌人。

    政治,他们不懂,尼米兹也不懂。他们只知道。眼前的敌人是中华。一个奇迹般崛起的东方帝国。一个迫使原世界第一、第三海军强国联合起来对抗的神奇国度。

    所罗门战役中,希望时时躲在乌云里。所有人都渴望,曙光呈现在地平线上。

    渴望得到的目标,是由自己去努力获得。胜利的曙光。必须由自己双手缔造。

    为一个卡纳尔机场打了半年。迟迟无法开展对中所罗门诸岛的进攻。因为同麦克阿瑟发生了矛盾。等哈尔西解决了同“道格”的争端,军舰、飞机又不够。盟军要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丘吉尔争走了兵力和器材。麦克阿瑟打不下莱城。上帝!中华本土尚在两千海里之外。被无数岛屿组成的好几条岛链包围着,什么年月才能打到汉京?

    如果这个问题向一位平庸的海军上将提出来,他会向总统提出一揽子的兵力、补给方案和一个长长的时间表,然后一耸肩:“先生,海洋上的事你清楚,它就是这样,少了什么也办不成!”

    可他偏偏是尼米兹。

    切斯特的血管中流着纯粹的日尔曼人的血液。尼米兹的家系是一个贵族,源于十三世纪萨克森的一个带纹章的佩剑骑士,曾随远征军占领过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湾。

    后来,尼米兹家达到了荣誉的顶峰,加入了条顿骑士团,封位子爵。往后的岁月里,尼米兹家族几兴几衰。有上校尼米兹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麾下服役,也有商人尼米兹在汉诺威经营衣料。

    切斯特的海洋意识一定是来源于他的曾祖父亨利希。早年的亨利希.尼米兹象个花花公于:终日打猎,通宵跳舞,不得要领地经商,最后倾家荡产,走投无路,终于想到海上去试试运气,做了一个商业和船运的代理人。一八四零年,老亨利希.尼米兹举家迁往美国,定居在查尔斯顿。三年后,切斯特的祖父小亨利希开始了自己的海上冒险事业。

    新大陆对所有的游子并非都来者不拒,各民族的移民必须组成自己的团体才能抵抗环境对他们的压力。小卡尔.j.亨利希终于在南卡罗来纳州混不下去了,跟随庞大的日尔曼人团体迁居德克萨斯州,在奥斯丁市附近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弗里德里克堡。

    德国人受到了新大陆的同化,亨利希起了他的基督教名字“亨利”。他精力充沛。既卖书又开旅馆,娶了一个德国移民的女儿,一个接一个地生了十二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叫巴奈特的文弱纤纤的孩子,就是海军上将的父亲。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对他的父亲已经回忆不起什么来了。他刚来到世界上不久,他的父亲就告别了这个世界。他只记得母亲和祖父,他们都给他终生难志的深刻影响。

    漂亮的尼米兹太太安娜是一个屠夫的女儿。当年巴奈特追求她的时候几乎耗尽了精力。巴奈特先生有风湿性心脏病,腿也软,像一只弱不禁风的小午犊,医生劝他不要结婚。也许是他那文弱之美打动了安娜,安娜嫁给了比她大九岁的尼米兹先生。

    一八八五年二月,未来的太平洋舰队司令诞生在弗里德里克堡的一间木屋中。时逢瓦伦丁节,安娜把她的儿子叫做“我的瓦伦丁宝贝儿。”

    安娜给了切斯特粗犷和力量,也许还有宁静和谦和。亨利.尼米兹则给了小切斯特以海洋的感召力。亨利先生把他的旅馆称为“蒸汽船小屋”,给他的孙子讲了那么多关于海洋、海岛、船和船长的故事。德州的人传统上倾向于保守。南北战争中,亨利把他的旅馆称为“罗伯特’李将军小屋”。

    尽管如此,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太平洋战争的舞台上一定会缺少一个唱压轴戏的主角。一九零零年,年轻的切斯特写信给当时的议员詹姆斯.斯莱登,要求推荐他去西点军校。斯莱登信笔作答:“我推荐你去美国海军学院,你有兴趣吗?”

    切斯特从未听说过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他是个内陆小地方的穷孩子,在蒂维中学毕业以后,给旅馆劈柴干小工度日,一周才拿十五个美元。他的直觉告诉他,他应该向斯莱登议员说:“是的。”

    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尼米兹成了拿掣全军、指挥太平洋战区百万雄兵千艘舰船的海军上将呢?他同届的一九零一级海校生入校的时候有一百零三人,是自一八四五年安纳波利斯海校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届,普通的尼米兹怎样成为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也许是真象他常讲的“一顶小帽子”的故事:切斯特上中学的头一天。祖父给他戴了一顶小骑马帽。他穿着卡其布的衣衫和裤子。光着小脚,一副穷酸相。

    富有人家的孩子们揍了他一顿,把他的小帽丢在地上奚落他。第二天,他又戴着它去了。结果又挨了打。倔强的尼米兹受了侮辱。拼命学习。力争领先,出人头地,直到戴上了海军上将的金穗大盖帽。

    也许是祖父亨利给他讲的那些海、船和船长的故事感召了切斯特士官生的海洋的理想。祖父告诉他:“海洋象是有生命的。船长的工作繁重而危险。你最好学它一辈子。尽你的全力去学,不要厌倦。你不懂的一切都要全力弄懂它。”

    也许是他日尔曼式的认真精神,也许是他的高贵的员族姓氏——安娜后来嫁给了切斯特的叔叔威利,使切斯特保持了尼米兹的姓氏——加上后父给他的良好教育。

    威利建筑工程师是弗里德里克堡引以自豪的知识分子。尼米兹在海军里出类拔萃,后来在潜艇那种狭窄的铁格材里,他了解了海军普通士兵的感情;他早年的贫困生活使他很容易理解这种感情。虽然他在驱逐舰、巡洋舰和战列舰上都于过,他始终认为自已是潜艇部队的人。他反复地工作学习,上完了海军战争学院和伯克利加州大学。

    等到罗斯福一声召唤,他已经有了在太平洋舰队司令岗位上所必备的一切知识、技能、胆略和判断力。一堆铁矿石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加入了各种关键的有用元素,倒入了一个铸模。现在,铸模打开,一个新的海上英雄出现了。

    七月的夏威夷之夜叉闷热又潮湿,太平洋上的战事也搅得尼米兹烦躁不堪。他一份份地分析情报、资料、海图,一张张地阅读舰长们写来的海战报告。不错,日本海军在卡纳尔和槽海受到了创伤,陆军在新几内亚陷入困境。然而,美军在同时也受了损失和挫折。

    日本人提议把进攻的战略改成了防御的战略,两军一起在太平洋的每一个海岛、岸边和滩头死拼下去,使中华付出难以忍受的代价,然后,体面地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尼米兹不喜欢被动,对日本人这样的提议,尼米兹不会接受。因为他是海军将领,海军从来都不是一支防御部队。

    他用红铅笔敲敲海图。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太平洋战争不同于欧洲的战争和北非的战争。那都是传统的大陆战争,人类打了几千年,有兵书可依,有战策可循。太平洋战争是一场岛屿战争,一场不同于任何时代任何战争的全新的战争。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束缚找到一条新路。

    他的目光又落到瓜岛和特鲁克上面。如果拿不下它们,大军无法西进,战场无从展开。瓜岛和特鲁克象两块黑布遮住了所有人的双眼,使他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明。

    能不能绕过它们?

    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只有四十二年前接到安纳波利斯的通知书时可以与之相比。

    是什么苹果启发了牛顿,是什么开水壶启发了瓦特?翻开历史的战报,眼前有一份来自遥远的阿留申群岛的报告,他读完之后,茅塞顿开。

    两年前,日军在进攻中途岛的同时,侵占了阿留申岛链西端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两岛是美国固有的本土——当年愚蠢的沙皇把阿拉斯加连同阿留申一起用七百万美元的代价卖给了美国。

    美国同日本一样爱面子。去年年初。下令收复两岛。然而兵、舰全不够,只好绕过东边的基斯卡岛,先占西边的阿图岛。五月七日,弗朗西斯.罗克威尔少将率领陆军步兵七师,在三艘窳陋的战列舰和一艘护航航空母舰的有限支持下,登陆阿图岛。两军在冰天雪地、暴风雪和迷雾中展开激战。半月后,一千名日军残部喊着“万岁”进行了最后一次自杀性冲锋。罗克成尔占稳了阿图,再攻基斯卡,发现基斯卡的日军已经撤走——因为他们的后方运输线已经被美军切断了。

    这是太平洋上第一次“越岛作战。”

    它那特有的伟大发明的思想光辉使传统的“逐岛作战”概念黯然失色。“逐岛作战”是陆军的打法,逐一清除前进路上的敌人据点。不使它们留在后方成为隐患。

    “越岛作战”才真正是海军的概念和战术。只要在广阔的大洋中有选择地攻取几个垫脚岛屿。就可以像蛙跳一样,跳过其他中华守备严密的海岛,直抵中华本土,直抵汉京。

    多么奇妙而有效的战术!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代价。达到战争的基本目的——摧毁敌人的首都和其他大城市。斩断日本的军事工业等战争手段,这样,使中华的庞大军事机器从根本上瘫痪下来。而不是象以往战争中那样,一个旅一个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