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宋》免费阅读!

428、熊孩子(1/2)

作者:尘昏白扇

    国子监地盘其实很大,但绝大多数地方都是考场、典厅、学生宿舍这一类的建筑。考场典厅平日落锁,只等有大典或者考试的时候开门打扫一下。梁丰就在这里考过试,那排场,人山人海,比过年庙会还热闹。不过人一走,屋就空,这也是国子监考场每次有人进去都觉得岌岌可危的缘故。

    轮到具体工作人员,就没那么大地方了,两栋三进院落而已。

    梁副院长办公室就在孙院长正对面,隔着一个院子。老孙那间办公室好些,南北通透,采光充足,后面是一片池沼亭台,干活累了还可以看看风景。

    梁丰这边就差很多,背后是一堵墙,墙后面是教室,而且还是率性堂,悲催的,初级班,专供成绩不好,智商不高或者顽劣不堪的小霸王们使用。

    话说原先国子监有好几百个学生,都是京城官儿们的娃,后来就慢慢不来了,因为大人们发现,来了反而学不了好。成天聚在一起斗鸡走狗,吃喝玩乐。而且,国子监自从孙奭来后,生意差了很多,原因是老头太死板严肃,大家都不喜欢他。其实但凡官宦子弟,除了那些家长外放管不住的,或者住在京里但品秩低公务又忙的,谁家不会自己教孩子念书?送来上学,无非是想混混这个圈子,大家官二代好沟通,以后长大也好拉帮结伙勾搭成奸不是?

    既然古董先生要正风气,育良材,那么大家还是懂事些。各人领回家去管教还好些。莫等这老东西受不了顽童们胡闹。一口气不来。撒在大人身上,今天参一本弹劾状,明天贴一张大字报,那才糟糕。

    再加上这老儿心态陷入恶性循环,见没生意上门,一发赌气连朝廷拨的银子都不要了,更显得国子监门庭冷落车马稀。

    这下倒好,孙奭彻底舒服。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学问研究和找官家大臣岔子上面,每天来办公室看看书,吃点粗粮,养好精神又去朝廷找茬。他倒自得其乐,下面叫苦连天,没见过这么办事的校长,自己不想过日子,带携下面人也肠子里要清出水来。

    梁丰哪知道啊?反正自己就是来躲清闲的,起码表面上如此。远离权利核心,不受既得利益集团摆布。才好暗地里观察局势,帮助赵祯出谋划策。所以他也觉得不错。

    只是这闲散的生活是短暂的。八月二十这一天,张庭来请示孙奭,下旬的科目表如何安排?国子监授课是按旬算,这十天教这个,那十天又教另一门。目前开的课有《九经》、《五经》、《三礼》、《三传》等,还有一个律法科目,但不常教。

    孙奭想想反正也没什么人来,而且那几个朝廷专授的直讲,起先还来过几次,开开讲座。后来也没了兴致,就自己半死不活地吊着。沉吟一下道:“明日起讲《论语》吧。”张庭答应去了。

    梁丰不知道,也没人派他的课时,照常打酱油。

    第二天八月二十一,正无聊地在套间榻上睡回笼觉,不觉就被身后一阵阵吵闹声搅醒。他翻身起来盘脚坐着,细听身后发出来的声音,原来好像是一帮半大孩子在吵闹。

    国子监规矩,辰时早课自习,巳时授课,未时再授一课,其余时间诸生各自读书、习字、辩难、习射等等。早上卯时中开门报道,申时前放学回家。

    今天来的不多,年纪参差不齐,大的有十**岁,小的才十二三岁,就二三十人的样子。也不分班,就挤在一个教室坐下,各自取出笔墨,就着学校发的上等好纸,或高声朗读,或写写画画。然而这其中也不尽是些不长进的,也有好苗子,家里仰慕孙奭的学问,专门送来学习的。对这些好苗子,孙奭自然高看,常常悉心小灶辅导。

    早上的打打闹闹过去,大家进入了状态,就有两个年纪大的老老实实取出书来温习,今天讲《论语》,当然要把孔夫子的话好生默读几遍,等会儿好向孙大人请教。

    两个大的在前面念书,后面就有人唧唧咕咕说小话:“喂,你昨儿去东瓦子没有?听说新来一个唱小曲的叫孙婆惜,人长得不怎么样,嗓子着实不错,时令嘌唱很是耐听呢!”说话的是益州知州薛田的孙子,薛蟠,十五岁,特别爱逛勾栏瓦子。

    “没去,昨儿被陪我老娘观音院上香去了,对了,里面有个小尼姑叫定慧,颇有几分姿色,调调也不错,改天带你去看看!”另一个眉花眼笑低声嘀咕道。这个是閤门祗侯张继恩家的老三,才十四岁,特爱这些调调。

    “卧槽,观音院的姑子你也敢去勾搭,他们老师太可常常供奉太后、圣人,小心人家一句话,你全家吃不了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