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休养生息
孙绍随即对其他人一道宣布,蒸汽机的研发不仅是越国匠师的功劳,魏吴蜀三国的匠师都有贡献,因此这是所有大汉人都应该分享的荣耀。羊衜等人连连点头,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假,这些空话套话对他们来说不起任何作用,关键是你能不能拿出来大家一起发财。
孙绍接着就说到了这个问题,他话锋一转,诸位在越国也有几个月了,想必对道术学院的运作情况也不很清楚,开发出这些东西消耗了我们越国大量的财赋,这几年来,我在蒸汽机上投下去的钱比我越国官吏的开销还要多一点,是我越王王室开支的两到三倍,别的不说,在其中起到关健作用的几个大匠师每年的薪酬是每年五十金,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道术学院查问。因此,合作可以,但是我不能白给你们,你们要花钱,当然了,不同的合作方式有不同的价格,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具体的事项,丞相府会和你们接触。
羊衜等人互相看看,知道孙绍君臣已经有了方案,以他们对越国君臣的印象,他们知道这一刀砍下来肯定不会轻,可是越国的态度也很明白,不可能白给,不合作他们也不勉强,只能先试着谈谈看了。如果条件实在太苛刻,到时候只好再作打算。
赵云和李严无动于衷,他们很淡定的看着魏国诸人互相使眼色,心平气和的享受着越国的美食。越王的尚食监里有来自各国的名厨,今天请他们吃的是正尝的波斯美食,赵云等人都闻所未闻,正好大块朵颐。
吃完饭之后,赵云和李严并肩回了驿站,进了院子之后,李严没有照例回自己的房间,而是跟着走进了赵云的房间。赵云也没有任何意外的表示,进了屋坐定,让人泡上茶,静静的看着火炭上的铜壶。红红的火光照在他的国字脸上,平添一种暖意。
“君侯,我看越王戒心未去,我们的任务可能要失败啊。”李严开门见山的说道。赵云是刘备部下的老将,但是他和关羽、张飞不一样,为人平和,很少说话,很多时候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存在,只有到了那种关键的时刻,他才显示出他那种如山一般的沉默背后的稳重。刘备进入成都之后,夺了原刘璋部下的良田宅室大封群臣,最后甚至要分成都城外的桑田,活脱脱一副强盗进村的模样,当时降将们敢怒不敢言,跟随刘备打进来的贪图利益不肯说,只有赵云站出来反驳,阻止了一场危机。李严一向自负,但是从那时起,他就对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翊军将军心存几分尊敬。
“有些担心也是正常的。”赵云淡淡的说道:“我们以诚待人便也是了,成与不成的,都在天命。”
李严的眉毛不经意的抖了抖,对赵云这种中庸的态度并不满意。两人沉默了片刻,壶中的水渐渐的响了,咕噜噜的冒着热气,李严看着蒸腾的雾汽,一边提起茶壶泡茶,一边感慨的说道:“谁能想到这热气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越国让人看不懂的东西又何止蒸汽机。”赵云淡淡的说道,端起茶杯凑到嘴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虽然已经年近七旬,可是他的气息绵长依然非同小可,让正当壮年的李严都有些羡慕不已。
“君侯,你说丞相能不能制出蒸汽机?”李严喝着茶,忽然说道。
“很难说。”赵云应了一声,放下茶杯,闭上眼睛专心致志的品着茶,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嘴里的茶咽了下去,开口缓缓的说道:“就跟在战场上一样,个人再勇猛,也不可能对抗一支训练良好的军队,除非对方的将领是个庸才。”
李严不吭声了,赵云的意思很明显,诸葛亮再聪明,他也不可能比整个越国的道术学院强大,更何况孙绍也不是个庸才,他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诸葛亮还要精明。李严虽然对诸葛亮很敬佩,却还不至于盲从到那个地步。
李严有些无奈,他是想和赵云商量了一下怎么和越国讨价还价的,可是看赵云这个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热情,李严再有心也没用。他有些后悔,觉得刘备当初的安排实在不怎么妥当。
两人喝了几杯茶,各自休息。赵云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睡早起,清晨在院子里习武练剑,对李严的心急气燥视而不见,也不劝阻,也没有任何不快。李严独自去找了很多门路,可惜一直没有进展,孙绍这段时间一直在宫里休息,偶尔虞翻会去汇报一下谈判的进展,除此之外,孙绍几乎什么也不干,比谁都轻松。
李严关心的事没有眉目,倒是打听出了羊衜等人和虞翻谈判的进展。虞翻开出了几个方式,第一是经销,越国负责生产,然后由羊家、杜家等在各地进行分销,第二是合作开发,在各地建工厂,由越国人负责指导和监制,技术由越国人负责,第三种方式听起来最好,越国和魏国联合开发,技术共享,然后按投入的多少按比例分红。
之所以说是和魏国联合开发,是因为这个方式虽然听起来很好,但是越国开出了天价,来的这几家中没有一个有这个实力能应承下来的,要想接下这个最有利可图的合作,只有几家联合起来,以魏国与越国合作的形式进行操作。
李严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能让这几个家底深厚的世家都吃不下的生意,那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听说羊衜等人不敢决断,只能先向邺城汇报的时候,他越发的希望诸葛亮能聪明到能以一已之力和整个道术学院对抗的程度。
然而李严最着急的还是自己的事,几天跑下来没眉目,他有些上火了,可是上火也没用,他连孙绍的面都见不着,只好又来找赵云商量。赵云不紧不慢的回了一句:“等着。”
李严肺都要气炸了,原先对赵云的好感顿时不翼而飞,强忍着怒气回了自己的房间,甩掉上衣,刚坐下生了一会儿闷气,有亲卫来报,越王宫派人来请他和赵云入宫议事。
李严目瞪口呆,又惊又喜的穿上衣服和赵云一起进宫。
进了大殿,孙绍招呼他们二人坐下,正题还没有开始,就让人拿过来几张纸,分别送到赵云和李严面前,客气的说道:“二位先请看看这份文件,然后我们再议蜀国士子进兵学院的事。”
李严大喜,迫不及待的拿起文件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却有些糊涂了。这份文件上写的东西和蜀国有什么关系,离着十万八千里呢。
“安息人就这么亡了?”赵云抚着胡须,轻轻的放下手中的文件,大手按在纸上,久久没有离开。这几张纸轻飘飘的,可是李严在赵云的眼中却分明看到了沉重。他重新拿起文件又看了一遍,慢慢的也品味到了一些味道。
这份文件讲的是去年刚刚发生的一场大战,地点在李严不知道究竟有多远的安息国。一个叫阿尔达希尔的人在霍尔米兹达的地方打败了安息王阿尔达班五世,结束了立国四百余年的安息帝国,以其祖之名建立起了萨珊王朝。这场战争的主角是身披重甲的重骑兵和几乎不披甲的轻骑兵,步卒和车兵在其中几乎是陪衬。
“二位有什么看法?”孙绍笑着问道。
李严看了一眼赵云,赵云抬起按在文件上的手,示意他有话就说。李严连忙笑道:“大王莫非是担心将来西征,会与这样的军队相遇,所以有意加强骑兵的实力吗?”
孙绍一拍手,大笑道:“久闻李正方闻弦音而知雅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丞相夸你没夸错,昭烈王(刘备)临终托命,所托有人啊。”
李严矜持的露出几分笑容,诸葛亮居然夸他,这让他有几分自得。
“不仅仅是这个刚立国的萨珊国,还有更近一点的贵霜国。”孙绍转身又从关兴手中拿过一份文件,推到他们:“正方君知道贵霜吗?”
李严一咧嘴:“略知一二,据说这个贵霜人就是原来的月氏人。月氏人被匈奴击破后,一支西逃,建立了大夏,称为大月氏,一支留在祁连山以西,称为小月氏,孝武皇帝击匈奴时,派张骞出使大夏,想和大月氏联合攻击匈奴,可是他们贪图安逸,不愿意回来。”
“李君博学多才,果然是无所不晓啊。”孙绍又赞了一句,接着说道:“看来李君人虽在成都,于天下事却了然于胸。”
李严哈哈一笑,谦虚了几句。孙绍转过头看着赵云,神色却变得凝重起来:“赵将军,你用骑多年,对这场战事可有什么看法?”
赵云叹了一口气:“这个萨珊人重骑兵,轻步卒,马匹必然很多,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与之抗衡,仅凭步卒与之周旋,未战先居下风。如今大汉四国之中,以骑兵见长的只有魏国。车骑将军征伐鲜卑,骑卒四万,这已经是我能想象得到的最盛军容,可是一想到要和动辄以万数的萨珊骑兵对阵,我……”他摇了摇头,“说实在的,胜算不大。”
“连赵将军都觉得为难,看来这件事确实不易。”孙绍收起两份文件,挠了挠鼻翼,神色也有些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