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这些武进士中,穷苦人家还是居多的。
所以,训练虽然很苦很累很乏味,但还算是可以忍受。
毕竟,如果不能吃苦,也成不了武人。
再后来,他们终于发现大问题了,也悟出一点东西。
温饱温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自然是服装的问题了。
一入京营,来的时候就发了一套,清一色的对襟罩甲、长腰军靴。
待天气转冷,皇上又为他们每人定制了两套红色的鸳鸯战袄,长齐膝,窄袖,内里装填棉花,兼具防御和保暖的功能。
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时局到了现在,即使是京营也已经一年发一套军服。
军官将领自然无所谓,到成衣铺定制即可。
苦的是底层将士,根本没人理会他们。
再说,有点闲钱做服饰,谁也不会做成军服,而军官则是官场需要,自然不同。
只不过京营的军服是两种颜色,一种灰色,一种红色。
表现优异、训练刻苦的将士穿红色鸳鸯战袄,表现不好的穿青色,用于区别对待。
这些每个人都理解,军队原本就是等级鲜明的地方,他们心里有数。
如果说只是这些,尚不足让他们悟出一点东西,只能说皇上现在重视武人而已。
可皇上晚上派出詹事府的讲官,给他们这三百武进士授课,这就不得了了。
詹事府讲官,那是什么东东?
那是给太子上课的老师啊!
如今皇上派出来给他们传授兵书学问,这是什么级别的待遇,他们心里有数。
毫不夸张的说,皇上这是在栽培他们啊!
同时也是在考验他们,在打熬他们。
都是大明帝国优秀的人才,心里都有些逼数,这些道理自然明白。
再看看其他京营将士,包括七千多落选的武人,虽然皇上也派出老师授课,可只是由国子监的一些士子充任,逼格根本不能比。
就这,还允许自愿的原则。
这人跟人不能比啊!
武进士的待遇,京营将士都是羡慕眼红的。
可谁怪自己没有本事,考不上武进士呢?
不过,他们也挺知足了。
京营管吃管住不说,还管被褥管服装,什么都是白给。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银子。
曹都督说了,头一个月一两银子,第二个月二两银子,坚持到半年训练结束,如果能留在京营,饷银六两。
如果落选京营,可以当辅兵,或者说是辎重兵,也有三两银子。
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自然,整个京营的将士,都是铆足一股劲,只是为了留在京营。
京营的动态,还是训练情况,崇祯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望着厂卫送来的密报,他的心里涌现出无限的欣喜。
大业可期,人心可用啊!
如今的京营,包括那些新科武进士,对于这样的训练可能会有不理解,甚至有各种不满和抱怨。
但一年过后,也许只是几个月,当他们面对建虏或者流寇之时,就会庆幸在京营里度过的这段充满热血和激情燃烧的时光。
至于说平头哥打骂将士,崇祯皇帝表示没看见,多大的事啊?
真以为是太平年间啊!
ps:感谢书友seveni6、伯雅风、忧伤的二狗子、酒之歌、归宏、红剑、20170411132658683打赏,真心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