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子》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铁汉子

333 【帝国分裂的征兆】(1/2)

作者:过河老卒

    位于大辽河入海口的营口,原本是海城县牛庄的一个临海小集镇。咸丰八年的天津条约开辽南重镇牛庄为通商口岸,条约签订之后,在牛庄设立领事馆的英国人才发现牛庄距离海岸还有几十里,乃与满清朝廷协商改通商口岸为营口,条约上却依然是牛庄之名。

    1896年的大清国,除了各租界、各通商口岸之外,对大多数的洋人来说依然是封闭的,想要深入内地,往往要以传教、地理考察之名义,在本国领事馆与满清朝廷和地方官府“沟通”之后才能成行。

    而盛京地区的主动开放,无疑拥有强大的吸引力,洋商们纷至沓来,以营口为基地,逐步向内地延伸触角。只是,主动开放与被迫开埠是两码子事儿,洋人只在营口、牛庄拥有“协商减免”税收的特权,而东洋人不在此列。

    早在30年前,英国人就在营口建港;去年初,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和会办军务杨格就发动数万军民在英国人建的“旧码头”旁边疏浚港湾,建设新码头,又称为营口新港。如今,随着鞍山地区的工业兴起、经济活跃,新港一边建设完善、一边兴旺起来。从德国、美国、英国采购的大批机械设备在新港登岸,顺着拓宽的大道运向鞍山;德国人需要的本溪焦煤在新港装船,不远万里的送回德国,成为德国人用无烟煤炼制焦炭的最重要组分。当然,除了机器设备之外,还有军火交易和运转,为此,关外军团在新港区驻扎了一个营,修建了军需转运仓库。

    大岛商社就在新港区。距离军需转运仓库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

    作为日本国在东三省地区最大的商社,大岛商社也承当了接待驻清公使代办林董及其随员的责任。

    作为合法的、友好的商业伙伴,大岛商社经营东北的皮货、山珍,西洋的药品、图书,还开辟了一间诊所,每月义诊三天。只是,辽东半岛的大清国百姓对倭国人是恨之入骨,旅顺大屠杀的报纸时常在深夜里被贴在大岛商社的门口。第二天。总有路人对着商社大门吐口水。义诊?算个屁啊!老子就算没钱看病也不去!老子丢脸不要紧啊,别给新军关外军团的官兵们和依帅、杨帅丢脸才要紧!当然,当真生病要看西医了,可以去关外军团总医院嘛!

    大岛商社,完全是玄洋社在赔本赚吆喝。

    额头剃得发亮。脑后拖着一条短短细细的辫子,身穿侧襟长衫的日本陆军大尉荒尾精,在商社的和室中拜见了公使代办林董和副武官斋藤健一中佐。

    “根据您的要求,卑职把清德两国在鞍山、海城、甘泉堡、千山驿、汤岗子、弓长岭、辽阳州本溪湖、奉天抚西和锦州府锦县、义州等地建设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工业企业收录其内,请阁下过目。”

    荒尾精毕恭毕敬的献上一份文书后,半趴伏在榻榻米上静候。菊子至今没有取得进展。福岛安正领导下的对清情报工作计划正在把“菊子计划”边缘化,使得荒尾精这个陆军情报机关和玄洋社的结合体,也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林董和斋藤的到来,无疑是给潜伏在此一年之久的他一个机会,一个翻盘的机会。

    林董年约四十六岁,方脸、浓眉,目光锐利。给人以一种精明能干的印象,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日本国的外交官员中。林董称得上是继小村之后的第二人,对华“亲善”的外交战略在他的主导实施下进展喜人,日本国有望在清国皇帝和军方权臣的矛盾之间,实现自己的利益。此番,林董以代办公使之尊来到辽东会见杨格,正是要实现日本国在辽东的诸多利益。

    “一百三十多家?”林董看了扉页上的总纲,有些吃惊的嘀咕了一句。

    “是的,阁下。”

    “缫丝厂,这里怎么会有缫丝厂?”

    “岫岩、海城一带清国人有饲养柞蚕取丝的习惯,柞蚕生丝偏生硬,不宜染色,正好作为大口径火炮发射药包。卑职已经查明,缫丝厂乃是关外军团司令部军需部与海城本地商人里符能合办。”

    “唔,很好,荒尾君的工作很有成效。”林董的目光未曾离开文书,他需要找到三菱合作会社在辽东实现投资,谋求铁矿石和优质焦煤的渠道。佐藤家(林董本家)、林家与三菱财阀的关系莫逆,三菱造船所、下关造船所需要的钢铁依赖于八幡制铁所,而八幡制铁所在获得帝国政府的七百万日圆财政支持后,却因日本本土几乎没有铁矿储量,只有少量煤炭储藏而陷入原材料短缺的窘境,需要从美国进口铁矿石。

    林董的任务是改善清日关系,改善清日关系不仅仅是要推销“黄种人的东亚”,还要谋求帝国工业原材料供给渠道。清**方在杨格的把持下,对铁矿和地方土铁生产、销售管理日渐严格,日本商人只能收买一些唯利是图的清国人零散的收购土铁。就这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