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卖身得要好价钱】(2/2)
作者:过河老卒
呵。”李鸿章笑了,他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办,才能使得恼羞成怒又鞭长莫及的俄国人认栽收敛。杨格说过,英国人不适合作为和事老,这个角色还是由德国和法国担任为好,英国人嘛,必须认识到新军有继续沉重打击俄国远东军事力量的能力,也就是具备完全遏制俄国东进扩张战略的能力!当然,具有能力和完全发挥是两回事儿,要完全发挥出能力来,英国人还应该为此买单。对此,李鸿章曾经有过疑惑,可到了现时的目前,疑惑顿去而信心十足了。
“首相阁下,我的新军虽然有能力应付目前和今后的冲突,但是,我们需要财政上的支持。大清帝国前两年在对日战争中耗尽了资财,财政已经是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大规模的战争了。李某此行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实在是有意和平的解决俄国提出的租界军港和在满洲地区修筑铁路及铁路沿线矿权、森林采伐权和领事裁判权、驻军权等等事宜。然而,我失败了,未能与俄国达成协议边境冲突愈演愈烈,此时虽有小胜,鉴于俄国之强大,我想应该是见好就收谋求和谈的时机到了。和平一旦达成,英国在我国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可以确保。”
话说的够白了,要钱,你不给我就跟俄国人媾和。
英国政府对远东的局势可谓洞若观火,对清廷的财政状况更是了如指掌。清国政府没钱支应军事需要,为英国人在远东挡住俄国扩张势头出力了。那么摆在英国人面前的是两个选择:第一,任清国政府继续几十年来一贯做法,更确切的说如同中法战争那样,胜而求和,甚至为了政权的苟延残喘而出让国家利益。问题是,英国在华利益需要一个软弱、听话的满清朝廷,英国遏制俄国扩张战略又需要清国有一支稍微强大一点的军队。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选择——有限度的支持清国关外军团和东三省总督的地方势力。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和大清国海关税务总司赫德的说法完全一致,即事实上的东三省总督和新军统帅是杨格,而非依克唐阿。
杨格与德国人走得很近,在解决陆军训练和装备问题上得到了德国陆军的全力支持(英国这么认为),这个判断是以德国陆军派出了中将军衔的将领担任清国新军观察团领队为基础的。那么,李鸿章和杨格会否在海军建设问题上,还有战争经费的问题上,向英国人伸手呢?那一.几乎就是肯定的了,方才李鸿章的话意正是如此。
你不藏着,我也就不再掖着了。
“清俄在边境的军事冲突,似乎并未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往来。我听说,俄国
乌赫托姆斯基公爵阁下已经到达天津,就俄法合作的银行在贵国的业务发展特别是为铁路修筑资金调度做基本的准备。”索尔兹伯里展露出他“全局在握,没有事儿能瞒得过大英帝国”的态度后,微笑着向李鸿章说道:“大英帝国对本国资本修筑榆关到奉天的铁路,一向给予积极的支持。如果能够与贵国政府就铁路建设资金准备而开办一间联合银行,那么铁路工程势必能尽快的启动,大英帝国的资金也能通过这个渠道向清俄边境输送对吗?”
果然不出所料啊,英国人也想借着榆关—奉天铁路的修筑,把爪子伸到东三省去!可以啊,杨格那个“捂口袋不如伸手掏口袋”的比喻已经在北洋体系中传为经典,已经签约的铁路可以修筑,25年的经营权也可以保证,但是,新的条件在新的形势下也要提出来,毕竟,新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英国战略而战。
“奉天到旅顺的铁路,贵国公司也可以考虑与东三省总督府协商,以共同出资修筑、共同经营的方式达成合作。呃一.听说,贵国的铁轨与俄国的铁轨宽度不一,是吗?”
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只需索尔兹伯里微微点头即可。李鸿章是意思表达的更明白了,东三省和直隶省在他和杨格的把控之下,有可能与俄国人化敌为友合作,当然更有可能与“英国朋友”合作,这就要看英国政府如何反应了?
“我国政府正在考虑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拟为贵国政府的铁路修筑和经济重整提供一百万英镑的无息贷款。”
英镑啊!kc万英镑约等于650万两库平白银。650两白银很多吗?实在不多,边境冲突打到现在,李鸿章已经把留存在自己的手中的海军经费全数塞进去了!
李鸿章**裸的露出不悦之色,反问:“一百万?”
索尔兹伯里似乎猜到了李鸿章会有这样的反应,忙回答:“三百万!”
李鸿章微微摇头。不到两千万两白银,英国人就想落实因为清日战争中断的铁路修筑计划?就想让新军为英国的战略卖命?就想让俄国人从此禁足太平洋?太便宜了吧?!李某人真要答应下来,恐怕无颜回去面对得意弟子和他的十多万新军官兵们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