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其变还是不惜一切代价组织营救,就看刘子光的定夺了。
倭国,长崎,红衫军的海外第一基地,气氛非常压抑,北京事变的消息已经传来,将士无不愤懑,纷纷要求大帅领着他们杀回去报仇雪恨,刘子光也很难过,河北是他的老巢,虽然工业远不如江南发达,但是靠着满清留下的底子,生产基本的火铳铁炮弹药引信还是可以的,足以支撑一场复国之战,可是朝廷突出奇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徐增寿,拿下了北京,又依靠祖大寿等人突击天津,把红衫军赶下了大海,这种惨败在红衫军的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李岩已经发来信函检讨自己的失职,要求刘子光的责罚,面对将领的自责,士兵的请战。
现在的红衫军已经不是以前的红衫军了,早先八百将士闯天下的那些人早就凋零的差不多了,现在的军队多是靠着严格的训练,先进的兵器和经验丰富的参谋部来打仗,现在红衫军的后勤基地全丢了,高丽和倭国不能生产一枪一弹,所有的辎重都需要从旅宋进口,旅宋虽然科技发达,终归是个弹丸小国,全国的生产力量发动起来也很难支持这样几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何去何从,让他非常苦恼。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下面的人才不管呢,他们只知道红衫军是天下第一强军,大帅是天下第一猛将,没有打不赢的仗,现在他们被人欺负了,家小被人杀了,就指望大帅替他们报仇雪恨了,如果此时刘子光依然搞韬光养晦那一套,军心肯定大失。
当然不光是报仇这么简单,手下大将们毫无怨言地跟着自己流亡海外,难道真的是想做田横五百士?哪个心里不是存着杀回国内,黄袍加身拥立刘子光为帝,他们也好封侯拜相,衣锦还乡,如果刘子光不愿领着他们造反,那跟着大帅还有什么盼头,恐怕队伍立刻就得散。
现在刘子光已经不能代表他自己了,他身后有几万红衫军将士,上百万士农工商,这些人拥护他,爱戴他,支持他,依靠他,信赖他,可是在他们遭受朝廷屠戮的时候,自己却无动于衷,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本来的计划是流亡海外,等国内形势恶化,再借着清君侧的名义杀回去,师出有名,事半功倍,即使夺了天下也不会被世人诟病,现在看来计划不得不做些改变了,刘子光最重要的盟友是旅宋,当初劝他谋反称帝统一天下的也是旅宋,当刘子光流亡海外之后,派兵援救他的家人的也是旅宋,他们一直巴巴地盼着他统一华夏呢,现在终于要出兵了,肯定大力赞同。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旅宋派驻长崎的代表,水师上将陆子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接到刘子光请求出兵助战的要求后,居然当即表示反对。
“陛下有过旨意,反攻必须等到明朝国内糜烂不堪,我大宋枢密院研究认可之后才能行动。”老头一副公事公办的摸样。
“荒谬!国内糜烂,死的都是我大明子民,烂的是百姓们多年辛劳才攒下的基业,你说糜烂就糜烂?你们旅宋朝廷还有没有把我这个护国公放在眼里?”刘子光本来心情就不好,此刻勃然大怒。
老头涵养挺好,面色不改:“国公爷明鉴,这都是为您着想,大明多死一个人,您的军队将来就少死一个人,这政策是陛下交代的,老臣不敢忤逆。”
刘子光道:“我宁愿军队多死一人,也不忍百姓再受暴政之苦,你们不出兵是吧,那好,我自己单干!”
陆子铭道:“国公爷一腔热血,令人佩服,可是您想过没有,你的主力都在山西宁夏,联系已经中断,相隔万里难以呼应,高丽倭国的驻军,能用者不足万人,械弹皆不齐备,打一发少一发,没了我大宋的支援,怕是……”老头轻轻摇头,没有说出更难听的话来,但刘子光已经明白了,旅宋人,靠不住!
小舅子朱由校靠不住,结拜兄弟孙纲靠不住,官场上那些自诩清流的家伙们靠不住,现在连自家老婆赵雯都靠不住了,归根结底自己在赵家人眼里只是个倒插门女婿罢了,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无非是想利用自己而已,什么统一天下,华夏一体,都是屁话!
陆子铭自认为刘子光缺粮少弹,肯定会向旅宋屈服,等他稍微一服软,自己就把女皇的安排说出来,再顺便附加几个条件,那时候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可是没料到的是,刘子光竟然忽地起身,厉声喝道:“当年某率三千疲兵,前有坚城,后有大军,就敢直入济南,现在船坚炮利,手下带甲上万,就算缺粮少械又如何!一样直捣南京,杀尽奸臣报仇雪恨,陆上将,告辞了!”说罢雄赳赳地出去了,丢下个目瞪口呆的老头: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