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足以抵消一切。况且靳秋也说明了,并不和别人相比,只用在心中明确,不停前进,总比上一刻的自己强,用现在之自己比之过去之自己,用将来之自己比之现在之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比较,才是最真。
所以当伦文叙说道:“寒秋师兄虽然比不得那些声名赫赫的修士,但足够指点提携我们了,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靳秋只是淡然一笑,不作辩驳,只是顺着说道:“看伦文叙师弟现在真气鼓荡,目光湛然,相必已经到了先天顶峰,只差一步,就能晋升凝元的地步了,可见师弟平时也是刻苦修炼,缺得恐怕也只是一份机缘,只要契机一到,这凝元境界指日可待,现在贵派金丹长老亲来本门,说不定,这时机就在眼前,伦文叙师弟可要把握了。至于其他师弟,最好也是抓紧时间修炼到先天顶峰,也能搭上这次机缘的末班车,把握好了,也许只比伦文叙师兄慢半步而已。这只是我的一点薄见,不当之处,请勿见怪。”
伦文叙眼睛一亮,欣喜道:“寒秋师兄说我感觉敏锐,我看师兄才是目光如炬,明见千里,师弟我这点本事,就被师兄看了个通透,当真是汗颜。不过师兄此话倒是十分贴切,称之为金玉良言也不为过,小弟一定按照师兄说的做,希望能一举踏入凝元。”
其他几个法相宗的先天修士也同时说道:“多谢寒秋师兄指点,我等必定更加努力,赶上这个好时机。”
靳秋摇头笑道:“几位师弟言重了,我只是猜测之言,就算侥幸言中,也只是泛泛而谈,具体作为,还是要看你们自己。还有就是几点我的个人感悟。如果道行境界一时之间没有进境,就不必执迷,可以转而修习法术,即便没有新的法术修习,也可以多练习法术,熟练施展,在不断的施展中,体会法术所蕴含的奥妙,感悟施法中的细微差别。这样做,仅在斗法实战之时,有莫大效果,就算是对道行精微处也有增益作用。最好能跟相熟修士切磋交流,相互印证,也不用怕误伤,只要不死不残,这样的效果,虽然并不能比拟真实斗法的残酷,但也能提高半筹。”
“如此这般之后,可以多多在外行走,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是这个道理,接触的东西越多,变数就越大,撞到机缘的几率就越大,无论是好的机缘,还是坏的机缘,只要有变数,那就有希望。此所谓,道穷则变,变则通。”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一点心得,诸位师弟听过就算了,因为我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你们,或者说,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只能借鉴,从中寻找共通点,而不是照做,如此,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坚定前行,才会有所成就。”
此时不光是几位法相宗弟子,就是温羽安和风厉二人也露出沉思的样子,显然靳秋所说的一番话,虽然实际具体不多,多说是指向性,而非操作性的。但有些东西,确实能让人产生共鸣,做不做得到话中所说的还在其次,但靳秋这份坦荡确实难得。
概因修行之道,极为私有,极为自我,别人是不可能一帮到底,所以很多个人无不视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自傲,就算是交流,哪怕是极好的关系,也难得这样推心置腹。至少在场几人都认为靳秋所说已经是这样了。
但靳秋并不担心教会别人怎么办,要是真有这么简单,那不说别人,靳秋自己都觉得自己真的很厉害,不说别人听进去多少,能理解的又有多少,而后将之融入自身独特情况的又有多少,就算都做到了,精义清晰,目标明确,那能做到的会有多少。
最朴素的道理就是知易行难。
人和人之间,总会有着差距,这就是每个人天赋,悟性,资质的不同所造成,这才是先天的,而后天的经历,遭遇,机缘肯定也不会一样,这才有不同的个人,才会有无数的独特。
所以靳秋从来不担心别人怎样,只会关注自己是否成长,别人能得到多少好处,就看各自了。
随后靳秋便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着自己的观点、理念,也汲取着他人话中所表述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寥寥,哪怕只是粗浅,但靳秋不会放过,只会将其和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验证,来修正,改善自己之前做的不足的,做得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