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总统府新设的参谋室里,林恩目不转睛地端详着作战地图。苏军自越过奥德河进入德国以来,以强大的中路兵团向柏林推进,德军除在边境防线稍作抵抗之外,沿途皆不敢正面相对,唯一迟滞苏军进攻步伐的因素恐怕就是德国人对道路、桥梁的主动破坏了;在南北两翼,由装甲尖兵领头的苏军机械化部队很快克服了德**队造成的困扰,先后夺取了德国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多处战略要地,逐渐对柏林形成包抄之势≯合战场内外的情报分析,三路苏军总兵力超过七十万,不计其数的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通过奥德河上的浮桥进入德境,而在捷克西部边境和奥地利西北部,苏军机械化大兵团虽然难以翻越山脉、穿过森林发动进攻,但他们屯集重兵、修筑工事,让德**队对这片原本利于开展游击战的地域望而却步,一旦形势需要,苏军山地部队亦能够用较快速度突入德国南部。
从局面上看,苏军此次“正义行动”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不可阻挡之势,这无疑会让德**民以及西方国家感到沮丧,而在林恩的兵法库里,哀兵出战是一招非常险的棋,险到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满盘皆输的结局,可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如若德国迟迟不能摆脱苏联的直接威胁,势必对国家复兴路线造成扭曲性的影响。与其忐忑不安地度过未来数十年,不如用一次可歌可泣的战争来改变一切↓是拥有这样魄力与决心,林恩镇定自若地继续留守柏林,指挥首都卫戍部队有序转移作战物资,保护重要科研人员和设备迁往西部,并护送护送各国外加人员撤离首都——以免他们看到并将苏联军队趾高气昂进入柏林的情景传播出去,进一步动摇西方阵营本来就不够坚定的信心。与此同时,数万受到征募的劳力仍在柏林外围挖设阵地工事,卫戍部队亦将早先秘密开始准备的假目标部署到这些阵地上得频频光顾的苏军侦察机拍摄到德国坦克、重炮以及大量军队准备死守柏林的假象÷实上,德国的战时委员会已草拟好了一份宣布柏林为不设防城市的外交稿件,随时可以通过无线电发出,因而出入柏林的各条道路并未埋设一枚真正的地雷!
5年前百万德**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神圣的首都。若是林恩一枪不发地将柏林拱手让出,即便能够舀出充分的战略理由,心理与精神上也难以向国民交待,苏联军队又是那样的盛势凌人,民主德国迫切需要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战果来坚定军民战斗下去的意志。由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林恩先前只能与帝国将领们约定在柏林附近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如今战场态势清楚呈现于眼前≈恩对着地图苦苦思索,远在汉诺威的联合参谋部将领们亦在搜寻相同的目标,而他们最终不约而同的选定了一个地点,万德利茨。
万德利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一个普通市镇,它地处柏林正北,距离柏林市中心约30公里,扼守此地可以阻挡敌军自北进入柏林市区。而它面积仅有百余平方公里,场人口不过两万,建筑规模和密度并无特别之处。想要依托这样的城镇打一场斯大林格勒式的防御战绝无可能。随着苏军北翼兵团的先锋部队快速逼近,驻防柏林北部的德军新编第6步兵军节节败退,虽然没有严重的损失,但着实抵挡不住苏军装甲部队的强悍战力。德军联合参谋部瞅准时机做出部署,调帝国第2远征兵团5.5万人、德国陆军第2集团军8.2万人连夜奔赴万德利茨,在该城西北和西南的树林地带隐蔽待命。
经过细致的战场侦察,德军获知紧追德国第6步兵军而来的苏军先头部队隶属于近卫红旗喀尔巴阡-柏林坦克第11军,这支载满荣誉的精锐部队组建于1942年,先后参加了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进攻战役、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华沙-波兹南进攻战役、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役和柏林进攻战役,以坚决、勇敢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无数的胜利与荣誉。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未尝败绩。1946至1948年间,该部先后与美、英、法等盟**队交手,多次上演长途奔袭、渡河强攻、包抄围歼的好戏,在苏军内部获得了“苏维埃刺刀”的美誉,同时也成为盟军士兵和指挥官闻名胆寒的一支苏军王牌部队。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