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聪颖,志向远大,以勤奋好学著称于世。在蒙军的挥师南下的时候,为保存中原文明,特别是为程朱理学的恢复、传播,姚枢毅然投靠了蒙古人,但是在蒙哥汗在位的时候,姚枢的学说得不到重视,姚枢立刻转而投向渴求天下大贤硕儒的忽必烈麾下,以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姚枢用儒家思想影响忽必烈,使其推行中国原有的治国之道,让忽必烈认识中原文化的实质和内涵,不断的灌输治理汉地便必须采行汉法,才能恢复秩序重建中原。姚枢不愿意把游牧制度移植于中原,但也不敢奢望蒙古人能全盘汉化,他所期求的是糅合蒙古制度和中国治道,参照辽金遗制,制定元代新法。
诚然,姚枢做的很成功,忽必烈成功的转变为儒家汉法的支持者,姚枢也相当的有成就感,但是作为不同民族的人,蒙汉之间的等级始终无法跨越,这让姚枢相当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而且忽必烈虽然行汉法,但是具体的执行人大都是蒙古贵族或者色目人,只有很少一部汉人得到重用,身居高位,而像姚枢这样身居高位的汉人,手中却无实权,蒙汉之间的差异始终是无法逾越的代沟!
看着刘淮一脸真挚的表情,姚枢犹豫了,自1250年归入忽必烈的麾下,如今已经过了25年,在他的调教下,忽必烈好比一只已经养肥的猪,如果放弃元朝,又要另起炉灶,重新再调教新的王朝,无疑是件劳心劳力的事!
“雪斋先生,今大元覆没在即,若是后世汉人编撰元史,不知道先生归于何处呢?”王仲见姚枢犹豫,遂阴阴的说道。
刘淮闻言心中大赞,非常满意的看了王仲一眼,书生大儒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但是却有软肋,异常重视身前身后之名!如今王仲之编撰元史暗示姚枢,历史向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姚枢不从,恐怕会遗臭万年!
果然,姚枢神色大变,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对王仲作辑道:“这位想必就是为将军出谋划策,奇袭大都之士吧,老朽眼浊,当日朝堂之上竟然不识的英雄!”当日王仲为使,在元廷朝堂战战兢兢,异常谦卑,再加上其猥琐的外表,包括姚枢在内的帝国高层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以为不过是军中一小吏。
“雪斋先生过谦了,在下不过是一刀笔小吏,非英雄也!”王仲连忙谦让,和姚枢相比,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王仲擅奇谋,长于军事,但是内政和处理具体事务上就相当的乏力。
“重贿元廷,借艇割禾,瞒天过海,城下反间,如此奇策,世之无双!又怎是普通刀笔小吏所能及的!”姚枢感慨道。
“不敢当,在下不过是谋兵之士,而雪斋先生先生却是谋天下之士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之明并论!”王仲谦卑的拍马到。
谋士五境,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
谋己,运用谋略,保存自己,让自己活的滋润,并且活得有价值,这是成为一个谋士最基本的条件,谋己是谋士的第一层境界!
谋人,为别人出谋划策,体现谋的价值所在,谋士的第二层境界!
谋兵,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兵争攻伐的战场上展开的各种智谋较量,谋士对于战争的测谋至关重要,会谋己、谋人都只能保全少数的几个人,而作为一个谋士,他必须具有操纵成千上万人生命的能力。谋兵,谋士的第三层境界!
谋国,但是仅仅做到谋己,谋人,谋兵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谋士所策划的计策实在只能称之为谋,并不能达到战略的境界,而谋国是建立在对于国家资源、国与国关系和战略优劣对比基础上,对于国家命运的把握,这是需要具有大眼界和大智慧才能完成的本领。谋国,谋士的第四层境界。
此时的王仲的水平处于谋国的境界之下,谋兵的境界之上,就已经是一位相当出色的谋士了。
谋天下。所谓谋天下,并不是以天下为个人而进行谋划,而是以天下苍生为目的进行的大智谋。谋天下与谋国的区别只是境界动机上的区别,但是所谓仁者无敌!因而谋天下是谋士的最高境界!
姚枢以道事君,推行中国之道,慨然以道为己任,为元廷出谋划策,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人,反而把其汉化了,从而建立了中原的王朝——元,实是为天下苍生而谋,因此当之无愧是谋天下的顶极谋士!
ps:二卷再过几章就接近尾声了,最近工作非常忙,----又不看好此书了,因此动力不足,第三卷,可安还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下去。两难之中,想到了个折中的注意,如果大家支持的话,就帮忙点下个人的关注,如果有满3000的粉丝就会继续写下去。(虽然要求很无理,但是大家体晾一下,码字很辛苦,4小时才写一章。有3000的人马支持的话,即使再忙,每周也最少保证5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