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虎》免费阅读!

第378章 煤液化(2/2)

作者:丫力很大

叶重点了点头,  湦槃号作为一艘航母还是非常原始的,除了舰载机的数量之外,其它并没什么太多让人称道的地方。  这种船只的性能是无法满足二战需要的,也许过个十几年,便只能沦为训练舰只了。  让洋人看一下,也算不得什么损失。

    送走了费希尔和义思德两人,  叶重坐在办公室里面翻起了那厚厚一叠有关于  东北和德国在军事,以及技术上的合作文件。

    “引进德国煤液化技术?  引进大吨位水压锻造机制造技术?”翻了几个本本之后,叶重眉头皱了起来。  然后打了个招呼  给赵常顺,  让他去请负责与德国合作小组的负责人过来。

    合作小组的总部就在奉天,  叫几个人过来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没多大的功夫,嘴边留着两撇胡子的林少泉  便带着  化工方面的专家周宇,  还有机械制造的  欧田锋赶了过来。

    “  这个煤液化技术真有这么重要,  上面的说明写得有些神乎其神。”  叶重见几人到齐了,  直接开口问道。

    周宇是  阜新化工业基地的奠基人之一,  算是东北煤化工业的元老了,  听叶重提出,当下道,“  以目前发现的石油矿来说,  延长油矿属于低渗  低产油田,  一般的油田生产10万吨的油,大概需要打60到68口井。  而延长油矿打井的数量是其五到六倍。  绝大多数成本都用在了打井上,想要将产量提升起来极其不易。  独山子油田需要打的井也比较深,产量无法上规模。  一年能产出4到5万吨就不错了。  目前已经发现的油田只有玉门那边,  产量大概能提升到年产40万吨左右,  青海柴达木盆地  在尕斯库勒地区发现的几个油汽田一年大概能产出40到60万吨左右。”

    “由于这里面还要出售相当一部分给日本,  所以真正能自用的,  不会超过70万吨。”  周宇道,“  随着东北道路的完善,  汽车,船舶业的兴起。  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了,  光是今年新建的几个大型汽车厂与拖拉机厂,  规模上直接比起以往要翻了一倍多,  再加上农用机械,  航空运办输业的发展,最多不出五年,  70万吨便无法满足东北内部的需要。  而现在几个油田还在建设阶段,  并没有产出原油,  至少要过个两到三年的时间,产量才能提升到上述规模。”

    “也许还能发现更大的油田,不过东北不能将希望寄托于未知的变化上,  无论是东三省,还是内蒙,外蒙,以及陕西,都有大型的优质煤矿,  这些是煤液化的基础。  虽然初期成本投入大,不过从长远来看,拥有煤液化技术,对东北有益无害。”

    叶重又问了几句,对比了一下煤液化和现在石油开采的成本,发现煤液化的成本虽然高,但并不是不可以接受,  尤其是缺乏石油的情况下。  二战后也是在开发出了中东大量廉价的石油之后,  煤液化才彻底失去了竞争力。不过民国并不缺石油,真要把几个大油田都开发出来,  未来三四十年内的供给还不会出现问题。  建一个像点样子的化肥厂就得好几百万,眼下化肥的使用在东三省的使用都还只是小规模的运用,  毕竟化肥正式生产还不过两年多,以治下的经济与交通基础,  推广到全境,至少也要四五年的功夫,  而且还要大量的民资参与进来。而陕西,甘肃,  新疆,加上东三省除了铁路上的建设之外,一年的公路建设也是几千万。

    而按照计划上提出的建一个规模中小的煤液化工厂动则一两千万,  这样的造价,就是平时用钱大手大脚的叶重也吃不消。而且煤液化炼出的石油,比起直接开矿成本高出一些,  投进去两千万,想要收回成本起码得好几年,  东北要用钱的地方多。不能去填这个窟窿。  因此没有多作思考,叶重并将上马煤液化工厂否决了。

    “德国的阿尔萨斯,洛林被法国人占过去了,  失去了大量的煤铁资源,  石油也紧缺。”  叶重想了一会道,“你跟德国人谈一下,看愿不愿意将煤液化工厂建到东北来,  东北可以低价提供给德国煤炭。  另外煤液化技术可以研究,  但直接建大型的工厂投资太大,  暂时政fu抽不出这么大一笔钱。”

    接着欧田锋又将大吨位水压锻造机的作用和计划简单的说了一遍。叶重想了想拍板同意了,  东北现在最大吨位的水压锻造机还是几年前买过来的3500吨的,  跟列强比起来已经开始明显的落后了。  这些大家伙也是烧钱的主,不过一旦建造出来,  提升的是整个东北的工业能力。  而且五到七千吨的水压锻造机成本跟煤液化的工厂比起来,  还要稍小一些。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