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东线进攻计划(2/2)
作者:金哨本无路
指点一番,然后笑道:
“清军此际,在中路实施密集防守,两个边路空虚,我们调整战术,从边路突破,嗯,这倒是个思路。西线的山海关最为空虚,不过攻取山海关不在考虑之列,东线清军的两万人马,分守几处,若能一一攻取,可以大大缩短平定辽东的进程。只是,这有点冒险了吧!”
崇祯口里说有点冒险,其实心中已经是大为心动,尤其,打胜这一仗就可以让吴三桂跟自己回南京,此后这里的指挥就可以授权张煌言全权指挥,再也不必这么多顾忌,这确是一举多得。
当然,这个作战计划的确是有点冒险,毕竟东线的明军并非主力,最令人担心的是骑兵对决能否取胜。东线进攻的计划虽然很有吸引力,崇祯却也不想贸然从事。当领导便要是集思广益,自然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为此进行了一次郑重其事的会议,此次作战会议到会人数之多,耗时之长都是历次作战会议之最。
会议断断续续开了三天,会议之中,摆出了东线进攻的各种利弊。
反对者反对的理由是,东线明军是以骑兵为主,明军的骑兵与清军的骑兵对决并无优势可言,甚至可以说不如清军。攻取清军城堡并不能围歼清军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不能达到消灭清军有生力量的目的。万一不胜,那就将助长清军气焰,拖累整个战局,甚至危及辽东半岛的战局。而且,作为东线指挥的吴三桂对新式战法尚显生疏,指挥的人马来源庞杂,有新军、关宁骑兵以及朝鲜军,战力恐难发挥。
支持者的理由是,辽东半岛的清军已经威胁不大,这几天来明军的骚扰战和在清军后方进行的偷袭战,弄得清军草木皆兵,清军恐怕再也难以组织起进攻。明军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在东线发起进攻。郭云龙尤其力主在东线进攻,理由是明军的新型骑兵战力绝不在清军骑兵之下,若能投入5000新型骑兵,我方将在骑兵决战中占据优势。而且,要彻底平定辽东,骑兵决战这一关无法绕过,在东线完全可以采用步兵和骑兵合成作战,最后由骑兵追歼清军骑兵。
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焦点都集中在明军骑兵的战力上,至今为止,明军在骑兵决战中还从来没有战胜过清军,所有的胜利都是步兵的胜利。
到了第三天下午再开会,有三件事最终促成了崇祯决意实施东线作战计划。
第一件,就是在这些天里,在展开对被围的旅顺清军攻势同时,对于作为清军水师的汉军降兵,则发起了攻心战,只要愿意重归大明,一概既往不咎,被围困的降清汉人水师官兵被围了半年,原来指望多尔衮大军一到,便可解围,结果苦等十几日,听说多尔衮也被明军击退,加上喷火铁甲车的传闻令人毛骨悚然,这些汉人兵士早就心生怯意,然后就有人跑到明军这边投降,投降一旦开了头,便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投降回大明的越来越多,一千四百多人就这么投向了明军。甚至有人自告奋勇,提出策反北线多尔衮统帅的汉军士卒。这件事是一个好兆头,让崇祯感觉到大规模策反汉军士卒的可能性。
第二件,是南京运过来的十辆“长安2型”装甲车,这款装甲车在两侧加装了两个107火箭炮的发射炮管,重量有所增加,增加到了1.2吨,但是攻击力一下子增强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三件事则是南京又运来了500支六连发的手枪,这可以使得500骑兵换装连发手枪,战力将由此提升一个档次。
有此三件,东线作战便无后顾之忧,取胜也应在情理之中。于是,崇祯一槌定音,参谋班子立即高速运转,制订起东线作战计划。
(爱写作也爱体育,正逢奥运,改为两天一更。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