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金买马骨(1/2)
作者:金哨本无路
王承恩这一年来完全是超负荷工作,尤其是获知日本人集体穿越之后,更是日夜连轴转,这样拼命,自然是为了跟日本人抢速度,看谁的工业化进展更快,因为后世的战争就是拼工业,谁的工业水平高,谁的工业能力更强大,谁就是战场上的赢家,美国的工业能力最强,所以美国成了最大的赢家。
王承恩当然希望民间也能在技术开发上多投入,可是掌握超时代技术也就是自己一个,公主算是半个,皇上连半个都算不上,如今的情况,自己的潜能几乎已经发掘到了极限了,皇上还要继续铺摊子,搞技术哪有那么简单。至于民间,一帮读书人为了科举死读四书五经,把人力资源白白浪费,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也难以改观。
王承恩叹息一声:
“我还不是希望民间能够投入资金人力开发技术!可是大明的读书人读的那几本书,无非是子曰诗云,没几个读书人读过自然科学,工匠吧,倒也是能干点技术活,只是起点太低,恐怕难以寄托厚望。”
崇祯说道:
“从欧洲花大价钱买来的一大批书应该也翻译了不少了吧,那些个教士一直都在翻译,公主也每天都在翻译,我看了一下翻译的书单,好家伙,欧洲这个时侯的自然科学书籍真是够全的,几何、三角函数和代数,都已经很完善了,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数学基本上欧洲人都写在书里面了,欧洲人真是不简单啊!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倒是早就翻译过来了,当然,你和公主编写的《化学》水平高多了。”
崇祯一到南京,就安排收集当年金尼阁带到大明来的七千多部图书,这些书早已散佚民间,只好重金收买。此外,还委托澳门的葡萄牙人专程到欧洲购书,两个月前,四万多册西班牙语、拉丁语、德语、英语版本书籍运到了南京,公主正在分门别类,把最有价值的书籍挑选出来,优先翻译。经典的书籍在翻译之后就付诸印刷,大明的学子们倒是不愁买不到科技书籍的。
王承恩笑道:
“翻译的事,都是公主在张罗,除了前几个月她没来南京,之后的翻译都是她的功劳。只是当某本书上存在差错的时候,公主有时会找我一起校正一下。”
崇祯也笑了,说道:
“这个不重要,公主也一样安排我来给他校正书籍,比如人体结构骨骼方面的书,我也被她抓差了。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了科技书籍,即使不能进皇家军事工程学院,还可以自学嘛!依我看,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让读书人系统读书,唯一的办法就是边读书边上手,这个朱术桂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在此之前根本就读过任何一本科技书籍,两个多月下来,一边学一边上手,现在俨然便是发动机专家了,我特意问了他几个问题,好像他对于热力学原理也懂得了不少啊。”
王承恩对于朱术桂知道一点热力学原理,那也不值得夸耀什么,不以为然地说道:
“跟黄以博一起混了差不多三个月,天天就是跟这个发动机模型打交道,要是连一点热力学知识都不懂,那就不是文化人了。在我眼里,朱术桂也就是个略懂一点工程技术的文化人罢了,在某种程度上,他还不如一个后世的高中生。”
崇祯见王承恩有点钻牛角尖,故而说道:
“别忘了,后世新四军的军工奇才吴运铎才是小学毕业,比很多文化程度高的人强多了。人家就是自学成才,只要有悟性、肯钻研,民间一样可以冒出这样的人才,你说对吧!”
说到吴运铎,王承恩没有话说了。当下说道:
“对呀!我怎么把吴运铎的事给忘了呢!我得承认,还是皇上你说的有理,不错,的确有些人有技术方面的天赋,稍微点拨一下就能上手。要是这么说,真的是可以让民间来搞一些简单的技术项目,只要一两个读书人,弄几本书,带上工匠,就可以开干了。当然还需要钱!”
崇祯胸有成竹地说:
“我想,先可以动员闲极无聊的一些亲王、郡王以及富裕的宗室子弟先干起来,比如说,可以让蜀王去搞分馏石油的技术,四川那边零星也能收到一些石油,至于分馏技术,不就是跟蒸酒一个原理吗!当然,复杂那么点而已。我都可以跟蜀王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