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免费阅读!

第六十六章 生财有道(下)(2/2)

作者:星空漫游者

国的嫡长子继承法是无法继承产业的,但法律也规定了对妾生子不得歧视,除产业继承外一视同仁,刘建荣倒也在子女教育上下了力气,老二刘宣校陆中毕业后赶上国战,早早在东北前线挂了彩,归队后俄军已经败战,跟着部队追亡逐北,也捞了不少勋章,尤其是一枚二等玄武,一枚三等白虎更是羡煞旁人。老三刘宣卫读的是海军,由于海中没毕业,战时抽调高年级学生被调到了商船队,没赶上执行作战任务,现在已经回校继续就读,准备毕业后加入作战舰队。

    除此以外,几个妾生子也都是学有所成,没什么所谓的纨绔。刘建荣自感家教得力,管束得法,一向于此道很是自豪,当然没少了吹嘘一番。

    正好在家的几位刘家公子都被叫出来见礼。除了老二刘宣校随部队在西伯利亚驻防,老三刘宣卫回了海校,老四刘宣明就读盛华学园不在,老大刘宣业周末在家尽孝,老五刘宣勇还在襁褓,都出来见礼。

    一番寒暄,柯山对这刘宣业这个并无多少豪门子弟做作的青年倒也多了几分好感。虽然这刘建荣混迹官商两界多年,又是前清大染缸出来的人物,难免有些趋炎附势和功利的毛病,但这些后辈子弟倒的确称得上管束严格,教养得力。

    一旁乔装改扮的郑宇看来看去,却知道这刘宣业确实绝非那一天在天津遇到的“刘宣业”。

    他回想了一下,看来那位“刘宣业”应该不是刘家这几位少爷中的一个,可偏偏又叫周维元“舅舅”,想来应该是刘建荣正妻的女儿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郑宇这个时候也不由得越发好奇。不知道那样一个见识不凡的女孩子,是怎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起来?

    柯山和刘建荣说着说着,话题就说到了女公子。

    “刘爵的家教,在下早有耳闻,确实钦佩。”柯山笑着说道,“不过最令鄙人佩服的,还是刘爵破弃陋俗,开帝国商界风气之先,以女公子就学,着实羞煞同侪。贵府几位女公子,一向为京城名媛,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鄙人都早有耳闻。我等已经见识过令郎的风采,不知可否再见见几位女公子,一偿夙愿?”

    刘建荣闻言,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皇帝身边的亲信,重权在握的权贵,居然会当面提出这种要求。饶是帝国文化更新已久,女权运动,女权主义已经深入民间,风气大开,但直接要求见别人的女眷,终归有失礼之嫌,更别提柯山本人并非长辈,实际上也只是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这样一个人当面提出要见主人未出阁的女儿,简直称得上是骇人听闻了。

    刘建荣盯着柯山看了片刻,倒也没看出来什么异样,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听闻这位柯卓峰一直未婚,也是京里各家盘算的“佳婿”之一。此来莫不是求亲的?可自古以来,就算男人对某女情之所钟,也没听说过自己跑到对方家里要见心上人的。这柯山莫不是读新学读昏了头,整个是个二愣子?可这位怎么看怎么都是个成熟老练的厉害人物啊?

    刘建荣转念又一想,这柯山身份特殊,人才出众,要是真对自己家的女儿有心,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可“早有耳闻”,“一偿夙愿”是什么意思?莫非自家女儿有什么不端,居然在外面和这人有过苟且?!

    刘建荣一念至此,心头又是怒火中烧,恨不得马上把几个女儿抓过来审问一二。就是这般七上八下之中,他看着对面的柯山笑吟吟地盯着自己,不由得又想起了这人的身份和权势,最后一咬牙,点了点头:“开风气之先是不敢当的。女子就学乃是帝国国策,我刘家受封男爵,更当为民表率。不过鄙家几个女孩子相貌粗鄙,学识浅薄,性情顽劣,还请卓峰担待。”

    柯山一笑:“哪里话……刘爵千金大家闺秀秀外慧中,鄙人并无他意,纯粹是想要长长见识罢了。”

    刘建荣随即安排家人请几位小姐前来。几人又闲聊了半晌,脚步声响,几个衣着各异的女子款款而来。

    当先的一个少女,下身穿着淡蓝色的汉式襦裙,上身是偏襟圆摆的白色中袖上装,手里握着手绢,刘海齐眉,两条发辫垂在耳侧,双目微垂,鹅蛋脸白皙光洁,身材合度,看来十七八岁的样子,领着几个年纪略小的姐妹来到厅中,盈盈一礼:“父亲大人。”

    ----------

    刘紫夜微微抿着嘴,脸色有些苍白。

    她是刘建荣的嫡长女,十二岁送到英国就学罗丁女校。她从小就对商业很感兴趣,原本计划在英国就读大学,可半年之前却被父亲刘建荣强行从英国带回,接受家庭教师的淑女教育。按照刘建荣的想法,这女儿是必定要嫁给非富即贵的世家,以稳固和拓展渤海-佳美财团的实力。他本人是靠了和周家联姻光大了佳美的产业,在女儿的事情上自然也不会放任自流。

    不过刘紫夜本人并不满足于早早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在罗丁女校,她的成绩出类拔萃,在商业上,很多想法事后都证明非常有预见性。舅舅周维元常常感叹,如果她是男孩子,只怕未来的成就还要远在刘建荣和自己之上,甚至未必下于帝国商界的几大巨头。

    可偏偏她是个女子。

    尽管为了科学生育,帝国建立后颁布了婚姻法,约定男十八以上,女十六以上才可婚配,可自古以来中国女子婚配甚早,往往十二三岁就要嫁人,十七八岁已经是大大小小一堆子女。虽然刘建荣很有些新派作风,但在儿女婚事上头是半分不敢懈怠的。

    刘建荣从小给女儿进行新式教育,其实也是为了赶时髦,防止女儿“落伍”,嫁不到好人家。后来送到英国读女校,更是因为帝国新派人物多仰慕大英帝国,于留英人物往往高看一眼。可到了女儿成人,刘建荣却发现这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反对包办婚姻,早婚早育。深感作为父亲的尊严和权力受到挑战,刘建荣当然要“断然”采取行动。一方面严厉拒绝了女儿继续就学的请求,一方面“积极寻找未婚的世家子弟”,谋划联姻。

    刘紫夜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借着去天津散心的机会,她撺掇舅舅周维元买了期货,准备以此证明自己的“实力”,以便说服父亲同意她出国就学,或者干脆接手一部分商业。甚至她还做好了准备,只要父亲不逼迫她马上嫁人做主妇,哪怕找个什么人订个婚,只要能让她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就好。

    今天她已经知道有贵客来访,而且“来头大得吓人”,老妈子神神秘秘地说是“里边的人”。刘紫夜自然知道这“里边”的意思,却也没有多想。但到了父亲让她带着妹妹们出去见客,却让她顿时上了心。

    在她看来,恐怕又是某位贵人“选妃”来了,而自己那位现实的父亲恐怕也存了联姻的心思。一念至此,刘紫夜简直心丧若死。饶是自己苦读多年,对本身的智慧和见识很是自信,可在别人眼里,终究不过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小女子,只是个联姻和生育的工具罢了。

    刘紫夜进来之前倒也小声打听过,听说来的是两个年轻人为首,而且卖相也不难看,倒是莫名地松了口气。可现在身在场中,被人像商品一样品头论足,着实让她浑身难受。

    *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