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应该把签署协议的地点设在战舰上,因为太平洋才是主战场,而在主战场上贡献最大的就是海军。此外,美国也是以偷袭中国海军的方式发动战争的,因此在战舰上举行投降签字仪式,能够最好的反映出这场战争的本质。
最终,黄瀚林答应了牧浩洋的要求。
投降签字仪式订在八月二十三日,地点在切萨皮克湾北部的一艘战舰上,只是当时还没有订下是哪艘战舰。
在正式签署投降协议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最重要的,就是恢复美国的社会秩序。
要,中**队已经占领了美国全境,作为占领军,理应为遭受战火荼毒的美国平民提供必须的生活保障。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美国的大约六亿公民中,有四亿失去家园,另外两亿也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在美国的一百多座大城市中,只有西海岸地区的几座大城市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恢复了正常秩序,其他地区的大城市都存在着基础设施毁坏、生活物资匮乏、社会治安混乱等等问题。
可以说,考验中**队的时刻到来了。
六亿美国人,每天至少需要六百万吨生活物资,还需要电、水、燃气等资源,更需要必要的医疗保障。
八月十一日,牧浩洋任命司马文正为占领军司令,全权负责善后工作。
两天后,中国空军投入了上万架运输机,开始向美国各地运送物资。随后,中国陆军与陆战队组建了“基础设施重建部队”,开始帮助美国人恢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率先开始了战后重建工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事工程。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中国向美国运送了近五亿吨物资,绝大部分都是粮食、衣物、药品等生活必须物资。在此期间,中**队在美国投入了两千套小型聚变供电系统,为城镇供应电力,此外还修复了上千座自来水厂、修建了数千家临时医院、修复了上百座城市的生活用燃气管道。
这些,都是占领军承担的工程,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只是,恢复社会秩序,最主要的还是恢复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即让这个国家的公民获得劳动机会。
对美国人来说,最主要的劳动就是进行战后重建。
当然,这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负责的也不是中**队,而是按照黄瀚林在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做出的安排,由各个盟国分区占领,并且各自承担占领区内的管理工作,负责进行战后重建。
到这个时候,牧浩洋与美国的事情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当时,牧浩洋需要考虑的,正是划分占领区的问题。
黄瀚林只承诺进行分区占领,而提出按照州来划分,并且根据各个盟国的国情,来安排占领区的还是牧浩洋。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降低对美国社会体制的破坏,同时也能大大简化占领工作。
当然,绝对不是把占领区分出去就行了。
要,按照牧浩洋的划分,美国的沿海地区几乎都由中**队占领,特别是在西海岸地区与墨西哥湾地区,另外北部靠近加拿大、以及南部靠近墨西哥的几个州,也是中国的占领区。也就是说,其他国家的占领区,基本上都在美国腹地,需要借助中国占领区的港口与铁路,向内地运送物资。
这样一来,就存在了协调上的问题。
当然,牧浩洋这么安排,主要就是避免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美国单独采取行动,从而在美国搞分裂活动。
在划分占领区之前,牧浩洋还要做一件事:成立临时政府。
这件事,原本应该由中国政府、至少是外交部出面,但是杜小蕾觉得,让占领军组建临时政府更加合适,因为这可以看成是军事行为,而不是外交行为,也就不用跟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沟通。
牧浩洋原本想亲自负责这件事,最后还是决定交给司马文正去做。
原因很简单,司马文正是占领军司令,因此在占领区内建立临时政府是他的职责,由他出面更能表明是军事行为。当然,这也对今后任命司马文正为驻美盟军司令有帮助,而这个位置至关重要。
相对而言,处理美国的事情还不算太麻烦。
不管说,美国已经投降,绝大部分美军都接受了战败的事实,战后的相关工作早就计划好了。
当时,牧浩洋需要亲自处理的最大的问题,来自中**队内部,即如何妥善安置近两千万军人。
第二百七十章
投降
第二百七十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