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免费阅读!

第193章 生死之间(1)(2/2)

作者:短头发

可直觉上还是尽可能的远离敌人。绕点儿远道多走几天不算是个什么,要是一脑袋扎进赴死军的口袋,可就冤了。

    想不到的是,已经改道的鳌拜仍然扎进了赴死军的口袋。

    “贼女人,原来是让老子送死的……”按照孝庄所言,怀来还在清军手中,已经改道的鳌拜根本就没有遇到赴死军的可能。除非是赴死军长了翅膀,否则不可能在这一带出现。

    可眼巴前儿忽然就杀出来的不是赴死军是什么?鳌拜也算是百战宿将了,赴死军的那种杀气和勇悍不必战斗也能看的出来。

    这说了什么?说明皇太后根本就是让这些人来送死,好拖住赴死军,为其他方向争取逃脱的时间和机会。

    鳌拜自认因为算是孝庄很忠心的了,可还是被如此对待,心里的愤愤和不平肯定少不了。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是正月十五贴门神——太晚了,只有死命的冲击一回,要是能冲过去最好,实在冲不过去,就只能调头回去。

    无论后面的局面多么凶险,总没有眼前凶险的吧?只要进了居庸关,再缓图其他吧。

    这第一仗是让丁乙赶上了。

    丁乙这人勇则勇矣,却少了点儿变通,能够不打折扣的执行大帅的命令,却不能应对多变是局面。所以李四特意把老油条孔有德和弓兵营给丁乙配备上了。

    “给大帅报信儿,就说老鼠让咱们给堵住了。”丁乙嘿嘿笑着:“老孔,真有你的,鞑子还真是想走这条路。”

    孔有德说鞑子会走这条路,也只是一种猜想而已,却不敢断定。其实也不用什么神鬼莫测的本事,只要把自己放在敌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走这条路的可能要大一点儿而已。

    因为孔有德的表现不错,在赴死军中的地位在逐渐上升,起码在很多人眼中,孔有德以前那个满清恭顺王的身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现在他就是赴死军中的一员。

    出谋划策谨小慎微,冲杀勇猛体恤士卒,孔有德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适应着新的身份,有时候甚至表现的很过火,可能是太急于取得大家认同的缘故吧。

    不过他的表现还是取得了很多人的认同,现在大部分营官都称呼其为老孔,视为亲密伙伴,其实这也是孔有德应得的。

    “早就派人给大帅送信儿去了。”不过孔有德还是不敢表现的太过抢眼:“我也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都是蒙的……”

    “你就装吧,装什么没有过门儿的?”丁乙开了个粗俗的玩笑:“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要是自己都不敢认,可就忒不爷们儿了。”

    孔有德一笑,也不分辨:“鞑子人多,咱们两个营还要小心才好。”

    “他们多怕啥?多少鞑子咱们没有见过?再者说了,你看看鞑子有几个能打的?”丁乙满不在乎的说道:“弓兵营加丁字营,还吃不下这么点儿鞑子?笑话。”

    鳌拜手中人员不少,可真能拿的出去的也就是两千多一点儿的战兵。就这么点战斗力也是多是临时拼凑的旗丁,手中能战的八旗老兵都被索尼抽调了出去,消耗在城防大战当中。要是碰上赴死军的主力,现在的这点儿兵力根本就不够人家塞牙缝儿的,这也是鳌拜极力绕道的根本原因。

    孔有德的弓兵营,是赴死军中建置最大的单位,组建的时候就是为地支十二应提供压制力量和远程支援能力。光是这点儿兵力,就超过了鳌拜手上的总兵力。再加上一个先锋营,足够击败鳌拜的了。

    半个多时辰之后,鳌拜就已经看出来了,根本就冲不破赴死军的防线。

    而赴死军始终没有发起攻击,至少拦住去路。要是赴死军反击的话,估计早就败退下来了,这些受过训练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根本就无法和赴死军的精锐相提并论。

    对方的箭雨实在是太密了,实在无法冲过去。尤其是手上缺少足够的压制力量,稀稀拉拉的弓箭根本就无法抗衡赴死军的弓兵。

    “冲,冲过去每人赏银百两,现兑现。”鳌拜把悬红挂了出来,再次给部下打气儿鼓劲儿:“敌人的力量也不强大,要不然早就杀过来了。他们只守不攻,就是在等候援兵。只有咱们先杀过去冲出去才有希望,要是他们的主力来了,大家伙儿一块儿完蛋……”

    或许是鳌拜的话语真的起了作用,更或许是惧怕赴死军的不依不饶,这一回还真是有了七八分样子,把辫子一盘,牙齿一咬,劈手脱个赤膊精光,再次冲锋。

    反正急于赶路的是鳌拜,时间在赴死军这边,所以并不着急反攻,就这么用弓箭拖住敌人。尽可能的多杀几个,要是能等到大帅的增援力量上来,岂不是比两个营硬拼要强的多?

    若是鞑子真要拿架势死拼,再猛烈反击也不算晚,反正赴死军这边人多,而且战斗力也足,不怕鞑子弄狠的。

    “鞑子上来了。”丁乙习惯性的摸了摸身边的叉子,似乎还想着蹿上去杀敌,可想想现在已经营官了,那种霹雳火把压不住阵势的脾气确实该改,所以又把叉子放了下去。

    尽管鞑子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量,可兵力上就占了劣势,战斗力又不是上乘,所以战斗进行的也没有悬念。

    呐喊厮杀之声不小,可打的实在算不上激烈,就连丁乙也因为看不到什么出彩之处而感觉索然无味。

    片刻之后,大帅亲自带着丙字营过来增援。

    从鳌拜出了居庸关改道之后,李四就已经知道了消息,立刻就带着丙字营和两个地支营过来增援。和大帅一起赶到的就路涧和他的丙字营,那俩地支营还要稍微靠后一点儿才能到。

    一听说大帅亲临,丁乙一蹿就起来了。

    摆开这么大的阵仗,就为了一个小小的鳌拜,实在有点巨锤砸蚊的意思,真要打的话,丁乙自己也就够了。

    可现在比不得以前,大帅已经无数次的教导说:能少一点儿损失就少一点儿损失……

    赴死军这边的援兵一过来,清军立刻就没有了再此强攻的勇气,呼啦抄就退了回来。都这样了还怎么打?再打就是送死。

    眼前的局势,也只有先退回居庸关,就是困守险关,也比眼下的局面要强的多。

    押解的财物也顾不上了,那些个民夫挑夫骡马车辆也不管了,要不是鳌拜还弹压着,都能崩溃的四散而逃。

    “稳住,稳住,敢乱跑的立刻砍了。”鳌拜极力约束队伍,收拢住这些惶惶的残兵。可不敢让队伍散了,要不然连居庸关都回不去。

    不管怎么样,鳌拜这个人的作用还是发挥了出来,面对强敌,虽败不乱。

    可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维持多么一会儿,因为赴死军中两个先锋营忽然一齐杀出……

    作为赴死军叉子两个最为锋锐的先锋,丙丁两营的战斗力毋庸置疑,在兵力上占据压倒优势的情况下,简直就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在鳌拜收拢下紧紧缩成一团的队伍不时被咬下来一块,可所有人都在坚持着。这个时候可不是松懈的时候,要是不能退到居庸关,都得死在这里。

    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之下,清军的死伤已经达到半数,依然以不可想象的毅力死死支撑着。

    伤亡过半而不崩溃,绝对就是铁军了。

    这不是铁军,而是无路可走之军,不得不这么死挺住而已。

    距离居庸关之有二十里的时候,派去联络的探马终于回来,带回来的消息立刻就让所有人绝望:“居庸关守将拒不开城,关内已有骚乱。”

    完了。

    居庸关内部的满汉守军已经在自相残杀了,因为满洲士兵的比例不大,所以鳌拜知道内讧的结果。

    “杀,满洲的勇士们,随我杀!”知道已经无路可退的鳌拜反而振奋起来,抄起把大刀就冲在前面……

    看敌人忽然再次杀了回来,李四已经想到了是怎么回子事情:居庸关那边渗透进去的人马起了作用,举义了。

    战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就算是鳌拜的困兽之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不值一提。

    李四所要做的只剩下等待,等待战斗的最后结束,然后清点战果。

    这一战可以算是完美收功了吧?光复北都,清缴鞑子的所有力量,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和资本。虽然在京东和山东的中北部还有相当数量的辫子兵,可已经成比了什么气候。再造大明朝河山这种说起来遥之又遥的事情,已经到了伸手就能抓住的眼前。

    唯一让李四有点担心的还是吴三桂这条老狐狸。

    吴三桂和张献忠夹击豪格的战斗进行的十分顺利,可忽然之间如风箱中老鼠一般的豪格就和吴三桂联合起来,转而合力攻打张献忠。

    吴三桂当然不会承认是和豪格联合了,现在和鞑子和谈就是触了天下人的逆鳞,用吴三桂的话来说,是把豪格“收编”了。

    对于吴三桂的反复无常,李四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别说是忽然攻打盟友张献忠,在条件合适的时候,他吴三桂忽然对李四动刀子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吴三桂是什么人李四最清楚了,这种人讲不得什么仁义道德,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而吴三桂只为他自己利益着想的本性也注定了这中局面的形成。而赴死军在北直隶的顺利进展就是这种局面的催化剂。

    正是因为赴死军这边进展的太过顺利,拿下京城也如探囊取物。才让豪格彻底放弃幻想。深陷重围之中的豪格不可能再有机会出来,所有的外援都已断绝,在这种情况下,投降吴三桂已是一种必然。至于吴三桂用怎么样的借口“收编”豪格,又用什么做幌子攻打张献忠,把为他自己摄取利益和地盘儿的举动说成是为国为民,也不过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这种欲裂土自封称孤道寡的先兆,已经显露出来,而这是李四所不能容忍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甚至就是在不长的时间之内,赴死军和吴三桂之间肯定会有一战。

    吴三桂这么心急火燎的做派,未尝就不是对赴死军的一种提防,同样是想着尽可能的扩充实力,以防备赴死军的进取。

    好在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只要先把京城的这一摊子稳定下来,把鞑子的势力连根拔起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只有星散的敌人还在负隅顽抗。对于这种血腥的战斗,李四是越来越麻木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战士和一个个追随这的将官,仿佛就是一枚棋子,应该在何处使用,应该如何使用,想的最多就是利害得失,算的最精的就是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在刀把村的时候,还认认真真的想要融入这个时代,可一直都没有成功过。到了现在,反而不那么想了,不是融入时代,而是改变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一个棋子。

    个人情感已经越来越少了。

    就连李四也很惊讶于这样的改变,甚至为这种改变而忐忑不已。可随着局势的进展,也就麻木了。作为一个改变时代的人,个人的情感实在是一个很奢侈也很无聊的东西。作为这个民族的守户恶犬,需要的是尖牙利爪,是悍不畏死,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就在不久之前才知道京城里头的消息,京城已尽在掌握之中,孝庄已经格杀。

    孝庄死了?为什么没有投降?这个女人……很奇怪,和爱新觉罗家的那一大帮子有点不一样。

    死了也就死了吧,反正傀儡有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争抢着要做呢。

    李四甚至不明白孝庄为什么一意寻死,不过明白不明白已经重要了,李四在乎的结局。

    正是因为得到了京城里头的消息,李四才火急火燎的赶到了西路的这个侧翼上,因为福临那个小娃娃跑了,应该就是这边儿。

    故意放福临回到北方,可以作为进攻蒙古各部的借口,这种话也就随口说说罢了,怎么可能是真的?真要是想进攻的话,随时随地都有千百条理由。

    “今天天气不错。”“明天要过初一了。”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继续北伐的理由,只要实力足够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理由。何必定要利用福临做为借口?

    尤其是现在,孝庄已经死了,福临的作用就更加微妙起来。

    两辽还在济尔哈郎等老派满洲勋贵手中,虽然福临对他们没有作用,可不代表对下层的满洲人没有作用。最眼前的就是京东和山东的八旗力量,若是能够用福临来瓦解分化,岂不是比赴死军硬拼硬打要强的多?

    所以李四早就交代了下去,若是发现鞑子的队伍中有貌似福临的小孩子,一定要活捉。

    眼看这战斗已经结束,终于有了消息:“大帅,鞑子队伍中根本就没有孩子。”

    “没有?”

    孔有德说道:“适才审问了几个鞑子,都说鞑子皇帝没有随行,应该不是做伪。”

    这里没有福临,而京城已经拿下,福临更呆不住……

    李四忽然大叫:“火速进居庸关,全体轻装连夜北上……”

    路涧也纳着闷儿呢:“四叔,这么火急火燎的,要去哪里?”

    “回家!”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