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测定飞行器和目标预定轨道的相对位置,发出制导信息传递给飞行器控制系统,以控制飞行。
导弹射的准不准,必须要看这个制导系统做的怎么样。
如果是短距离的,大面积的轰炸式攻击,命中率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现代战争基本已经告别了这种野蛮的战斗方式,只要不是全面开战,更多的还是在比拼两方的武器谁更加先进。
用洲际导弹在超远距离之外,精准的命中目标所带来的威慑力,就比十万陆军要强,特别是在这个国家还拥有核武的情况下。
有核弹是一回事,能将核弹小型化又是一回事,而能够将核弹头搭载在导弹上,打击数千公里之外的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核弹,更多的是威慑,不能小型化上运飞机,在自己的领土上炸着玩吗?小型化后用飞机运输也不太现实,搞不好还没进入人家领空就被打下来了。
但是有小型化之后搭载在导弹上发射,完全不依赖飞机运输,意义就大不相同了,因为这样突破敌军防空系统的概率更高。
远程打击的问题在于精确度,飞越数千公里,受到各种各样的信号干扰,最终可能会偏离目标。
理论上讲误差在数里之内就算命中目标,在这之外就算打偏了。可能对于核弹而言,数里的距离无所谓,毕竟核弹的杀伤力不仅是那一朵蘑菇云,更大的威胁在于爆炸后难以躲藏的辐射。
但是并不是一开始打仗,就会将大杀器祭出,最开始只会是小规模团战。如果真要到了需要使用核弹的时候,就意味着到了最为危难的时候,并且在使用出来的后,两国的关系也就难以调和了。
所以高精度的常规导弹还是更有威胁的,能够在战争之初,就能精准的摧毁敌方重要的军工基地,这是十分关键的。
华夏的制导系统起步晚,比起美国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不仅仅是败在卫星系统和装备部件的性能上,更大的还是输在制导系统不行。
不过这个时候李修龙却看到了华夏制导赶超老美的希望,原因无他,人工智能!
精确制导很多时候是需要人工控制的,像寻的制导,这种主动式、半主动式或者被动式的制导,则需要导弹本身对信号进行捕捉,然后自我处理。
但是这些信号一般情况下都会受到干扰,对导弹精度影响很大。
人工制导在很多时候也并没有那么准确,没有进行现场分析也得不到结果。
所以一个先进而高效的制导系统显的格位重要,能大幅度减轻制导人员的工作不说,还能进行自我调整,将精度足足上升一个量级。
虽然还没有做过实弹测试,但是李修龙对人工智能很有这个信心,它绝对能将命中范围提升到千米以内。
李修龙心头一动,想到了“无人精确制导系统”,也就是发射出完全不用管的导弹。
“必须要尽快将这个智导系统应用起来了!”李修龙在心底做了个判断。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