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免费阅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帝

第一章 皇太极称帝(三)(1/2)

作者:长风

    第一章 皇太极称帝(三)

    天聪十年,丙子,明崇祯九年,三月初六,后金皇太极下诏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分任职掌。

    内国史院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凡皇帝用兵行政事宜,编纂史书,撰拟郊天告庙祝文,及升殿宣读庆贺表文,纂修历代祖宗实录,撰拟圹志文,编纂一切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官员升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所办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邻国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

    内秘书院撰拟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及辩冤词状,皇帝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各官文。

    内弘文院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皇子,并教亲王,颁行制度。

    内三院设大学士、学士,分别由满、汉官员担任。这是清代设大学士之始。清承明制,不设宰相,大学士参与议商军国之大政。内三院是“参汉酌金”,即参酌明朝翰林院和内阁的体制,并加以变通而建立的。

    范文程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而希福则任内国史院大学士,还有一个刚林任内弘文院大学士。

    四月,皇太极宣布即皇帝位,称“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于盛京建圜丘、方泽,祭告天地,建太庙奉祖。

    授白玉“大清受命之宝”祭告天地大典。十一日,黎明,皇太极率诸贝勒及满洲、蒙古、汉官,出德盛门,至天坛下马,由满、汉两名导引官引领至坛前,向上帝神位立,上香,率诸大臣行三跪九叩头礼,献帛,奉酒。然后,皇太极率诸大臣跪,读祝官捧祝文至坛上,北向跪,读祝文,其文曰:“维丙子年四月十一日,满洲国皇帝臣皇太极敢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曰:勉徇群情,践天子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追尊始祖为泽王,高祖为庆王,曾祖为昌王,祖为福王。皇考努尔哈赤谥为“武”,庙号太祖,陵名为福陵。追封各功臣爵位,并配享太庙.

    举行尊号大典。大典在天坛之东设坛举行。皇太极由中阶升坛,御金椅,诸贝勒大臣按左右序列站毕,开始奏乐,众行两遍三跪九叩头礼。

    左班和硕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和硕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和硕贝勒豪格,右班和硕贝勒岳讬、、贝勒杜度、都元帅毛文龙,分别捧宝,按顺序跪献。皇太极受宝,交给内院官,放置在宝盒内。同时,进仪仗列于皇太极左右,众再行两次三跪九叩头礼。

    代善代表满洲、吴克善代表蒙古、范文程代表汉官,光海君代表朝鲜,捧满、蒙、汉、朝鲜四种文体的表文,宣示曰:“我皇上应天顺人,聿修厥德,收服朝鲜,统一蒙古,更得玉玺,符瑞昭应,鸿名伟业,丕扬天下。是以内外诸贝勒大臣,同心推戴。敬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宣谕结束,又行两次三跪九叩头礼。大家注意,用四种文体宣示不仅是语言形式问题,更是一种政治象征,说明皇太极不仅代表满洲利益,也代表蒙古利益,还代表汉人和朝鲜的利益。也就是说,崇德皇帝不仅是满洲的皇帝,也是蒙古的皇帝,还是汉人的皇帝,朝鲜人的皇帝。总之,皇太极是满洲、蒙古、汉人、朝鲜天下的共主,和当年努尔哈赤已大不一样。

    尔后,祭告祖陵,追尊先祖,大封功臣。十二日,皇太极分叙诸兄弟子侄的军功:册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贝勒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贝勒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贝勒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讬为和硕成亲王等六大亲王。又分叙外藩蒙古诸贝勒的军功定朝会仪注,亲王以下各官朝服,定元旦进表以及圣节庆贺仪。定宫中各殿名称。

    五月定五宫制,立清宁宫为中宫皇后,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正位中宫,东宫为关睢宫宸妃、次东宫为麟趾宫贵妃、西宫为衍庆宫淑妃、次西宫为永福宫庄妃。除了清宁宫皇后哲哲之外,其余四宫无一例外都与历史上的大不相同,都换上了朱影龙根本不熟悉的四个女人,其中还有一个是钮姑碌氏的,四妃率公主、福晋、命妇诣帝后前行礼。

    皇太极在三院六部之外,仿照明制,设置监察机关——都察院。其职掌是参加议奏、会审案件、稽察衙门、监察考试等,“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慢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参奏涉虚,亦不坐罪”。皇太极规定都察院的职能是:其一,督察皇帝,如有过错,直谏无隐。其二,督察诸王贝勒大臣,如有荒怠政务、贪酒淫乐等九项过错者,据实察奏。其三,督察六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