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子虽然适合联弹,但思及它的背景,就显得略为暧昧了。
它是年近40岁的贝多芬赠给他的一名学生的。像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这份乐谱仅仅只留在她那里,他没有自留底稿,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首曲子。直到几十年后,在她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这段典故明诚当然知道,他微微讶然。
它是一个年长男人对少女的秘密表白。因为身份,因为年龄,他们在现实中不可能走到一起,但是却在乐章中成为一对执手相望的恋人。
因此,空气中凭空浮动起湿热的气息。
明诚看明楼面上神情,猜他说的时候并未细思这些。等想到了,只怕是有点后悔的。
他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坐到他身边。
坐定后,他先说一句宽他的心:“对这个,我不太熟,先生多担待。”
对曲子都不够熟,自然更不会知道什么典故了。
黑白琴键上面由一双手变成两双手,但仍像是一个人弹出来一般。
乐曲由脉脉絮语,到愉悦交谈,再热烈表白,至心心相印。
他们似乎天生就有相互配合的默契。都不需要磨合,就直接切换到了圆融。
明楼在相亲中由始至终没说一句公事上的话,将自己装扮成只对艺术倾心的模样。
明诚随意般的帮他提了一两句,赞他经济上的成绩,又说想为新政府多尽些力量,比如最近的和平大会,工作必然十分繁琐,如果能有出力的机会就好了。
他做介绍时便说了两重身份,先说了朋友,再说是上司。以朋友身份,有些话还是说得的。
他也只略略这么一说,接着就把话题带开,好像只是无意提及一般。
他观察着筱玲红面上表情,知道她有把那两句听进去。
那么,再提就显得刻意了。
明楼抬眼,不动声色地望他一眼。
明诚跟他视线交接,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能懂的意思。
会面结束,将两位娇客送回去之后,明楼在车上闭目养神,没有说话。
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不以为这事有多商榷的必要。席间交换的眼神已足够他们相互肯定事情到此算是差不多了。
一切顺利。剩下的唯有等待。
明诚突然减速,明楼睁开眼睛。
他们被学生围住了。
明诚有办法驾车甩脱他们,但这是不能用的,在这种四面都是人的场合,他只能展示出一个秘书所能有的技能。
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小小的麻烦。略高声大喊几句,叫警察过来就能解决的事。
他们对外的身份是汉奸,理所当然地为进步学生所不齿。明楼的形象是不时会上报纸的,关注时事的学生自然能认得出来。他昨日还在报上发了篇文章,满纸阿谀之词,恬不知耻地宣传大东亚共荣。当时就有不少学生看过之后一怒撕了报纸,将这狗官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群学生正在街上发抗日救国的传单,刚好遇上了汉奸,一时群情,是不可能成长的。
下车之后,遭遇的攻击自然更大些,全身都能被招呼到。
毕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