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父子相食!(1/2)
作者:天煌贵胄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到底是该先冲称王还是直接称帝,这是一个问题。
只是还没有等朱劲松想好到底是该先称王还是直接称帝,柯志明这个情报头子却给朱劲松带来了一个让人蛋疼万分的消息。
湖北宜城、兴化、随州、枝江大饥,人食树皮,福建建安、江西萍乡等地水灾,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西、直隶以及朱劲松手下的山东、河南等地普遍干旱,其中,湖北、河南、山东尤其严重。
朱劲松的脸色当即就黑的跟锅底一般。
朱劲松想起了史书上对于钱聋五十年的记载。
甘肃玉门北地震。湖北宜城、兴化、随州、枝江大饥,人食树皮。福建建安、江西萍乡等地水灾。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直隶等地区干旱,尤以湖北、河南、山东为重。秋,山东青州府属寿光、昌乐、安丘、诸城等县大饥,父子相食。各省灾害所需赈银一千四百余万两。
父子相食!
朱劲松没有经历过这种惨剧,也想不出来,人到底得饿成什么样子才会出现父子相食的惨剧!
顺便提一句,在原本的历史上,钱聋老狗登基五十年的庆典以及祸害死了不少老头儿的千叟宴,就是在年初的时候举行的。
朱劲松这下子也来不及考虑到底是先称王还是直接称帝了,急匆匆的返回济南府之后,朱劲松就把孟良固反贼集团的一众大小扛把子们召集了起来。
“各个地方大旱的消息,大家伙应该也已经听说了。”
“也别说咱们打的那些井了,打的井虽然多,但是跟这种程度的干旱比起来,咱们带着百姓打的那点儿井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咱把大家伙儿喊来,就是看看大家伙有没有什么办法?”
随着朱劲松的话音落下,孟良固反贼集团一众大大小小的扛把子们就皱起了眉头。
如果单单只是山东和河南这两个地方出现了干旱,那么问题倒还好办一些,毕竟干旱这种灾害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影响到粮食的收成,只要孟良孟造反集团愿意拿出粮食来赈济百姓,那么这个干旱的问题其实也不是很要命。
问题就在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直隶这些地方都发生了干旱。
这些地方发生干旱,基本上就意味天底下几个有数的产量之地都面临着粮食欠收的局面,就算孟良崮造反集团愿意拿出银子来购买粮食以赈济百姓,也没办法买到足够多的粮食。
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孟良崮造反集团每多购买一粒粮食,其他地方就有可能多饿死一个人。
沉默了半晌之后,曾诚这个文官体系的扛把子才吧嗒着旱烟锅子,开口说道:“继续号召百姓打井吧,虽然打井也顶不了多大用,可是能缓解一点儿就算一点儿,总比这么坐以待毙的强。”
“另外,咱们之前在各地常平仓储备的那些粮食,到时候也都拿出来。”
而在定下了多打井和开仓放粮的基调之后,朱晓松的脸色却是依旧凝重:“别以为多打井和开仓放粮,咱们就能高枕无忧了。”
“大家伙儿别忘了,现在不光是山东跟河南两个省的百姓,还有从直隶逃难过来的那些百姓,这些担子都压在了咱们身上。”
“而这场干旱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到底会旱到什么程度,现在谁也说不好。”
“所以,光凭着多打井和开仓放粮,估计还是不够的,重点还得放在番薯之类的耐旱作物身上。”
随着朱劲松的话音落下,屋子里面又陷入了一阵沉寂。
像朱二旦和刘鹤鸣、刘怀文这些人可能还不知道,玉米、番薯、土豆,这抗旱性比较强的作物早就已经传入了中原,最早的引入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
可惜的是,任何一种作物从引入到适应性种植再到大面积推广种植都需要时间,而大明,因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原因,只来得及小面积推广种植了玉米,没能等到这三种作物大面积推广种植,最终让建奴捡了个大便宜,而推广这些耐旱作物的功劳也都落到了钱聋老狗的头上。
网难上面还有人说后世能吃到烤地瓜是钱聋老狗的功绩。
当然,现在这个功劳要归朱劲松所有了,因为钱聋老狗大面积推广番薯种植是在钱聋四十八年到钱聋五十年之间在莱州府慢慢试行的,而由于朱劲松的存在,钱聋老狗直接缩回了直隶,番薯的推广自然也就跟钱聋老狗没了关系。
现在摆在朱劲松面前的问题是,该怎么样才能让山东和河南的百姓接受番薯并且大量种植这三种作物。
不可能你朱劲松说这三大作物耐旱高产并且带头种植,山东和河南的百姓就会兴高采烈的拿着三大作物的种子回去大面积种植,因为番薯这东西就只有莱州府的百姓种过,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未必就会相信。
强令百姓种植,放在山东这边当然没问题,可是放在河南那边可就不一定了,毕竟山东的百姓更愿意相信朱劲松,而相比之下,河南的百姓刚刚归入孟良崮造反集团的治下,对于朱劲松还没有那么高的信任度。
在没有见到实际的产量之前,百姓更愿意求稳,这跟相不相信朱劲松没关系,而是出于本能。
所以,朱劲松就很头疼,屋子里的一众大大小小的扛把子们也很头疼。
过了好一会儿后,还是曾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