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转折点(给盟主公子青衫加更)(2/2)
作者:孤独麦客
士气,迫使天德军退出西北营垒。下一步,汴军可能移师南方,故伎重施,水陆夹攻蓼坞,夺占此据点。”
汴军是在昨日攻破西北营垒的。
严格来说,应该是夏军主动撤退,放弃此地的。
终日被人在头顶射来射去,士气损伤太大,高仁厚直接下令撤退,保存实力。
退下来的天德军步卒,一部分回了柏崖仓城,一部分进入河清县。至于蓼坞,地方不大,原本那点兵力够了,更何况河清县、柏崖仓都能派兵援应。
“庞师古这种打法,人员损失固然小,但旷日持久,消耗较大。”陈诚继续说道:“若不是汴宋诸州近在咫尺,转运粮草便利,怕是早被人催促速战了。”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众人便开始互相议论。
邵树德伸手止住了众人,道:“全忠得尽全力,我只出得一半力,然我军有地利,防守终究比进攻容易多了。这仗,在其他方向没有结果之前,还是得耗。朱全忠遣军十万,即便是在家门口,消耗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十万大军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电影里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还深入敌境作战,现实中是做不到的,尤其是你进占的地方是一片白地,什么基础都没有。
中原遭到黄巢、秦宗权破坏的,主要就是河南府、汝州、蔡州、邓州、唐州、襄州以及河阳二州,这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百姓不是被杀光或裹挟入军,就是逃亡宣武军的地盘,能剩下三分之一都是好的,一些地方甚至十不存一。
朱全忠年年征战,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动辄十万大军,有时同时打三四个藩镇,还在民间得了个赋税较轻的名声,这固然与汴宋诸州财大气粗有关,但一直这么搞,家底总有耗完的一天。
“大帅,有军报。”亲兵十将郑勇走了进来。
那边也有一名文吏进门,拿着份牒文递给陈诚。
邵树德、陈诚相视一笑。
“定是好消息。”邵树德拆开来,仔细阅览。
陈诚便也很快看完了。
“大帅,此事”
邵树德伸手止住,随后倒背着双方,踱起了步子。
屋内的嗡嗡声瞬间止住,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转动。
“河阳大局定矣。”邵树德笑道。
“但庞师古仍在。”陈诚亦笑道。
“他不得不走。”邵树德把玩着手里的公函,道:“正面久攻不下,侧翼受到威胁。他若我是朱全忠,现在头疼的是该怎么收拾河阳残局,尽可能减少损失。”
“下令”邵树德终于决定亲自微操了,只听他说道:“抽调河中衙军万人、土团乡夫万人,前往齐子岭,与归德军一起,攻轵关。”
“给野利遇略传令,铁林军一万三千步骑东进,配属高仁厚指挥。”
“给王歇传令,阴山、横山蕃部八千步骑东进,配属高仁厚指挥。”
“给李唐宾传令,别再歇着了,猛攻当面汴军,不得偷奸耍滑。”
“给契苾璋传令,固守怀州,不得有误。若有余力,可出击抄袭济源、轵关一线汴军归路,若无机会,当以自保为务。”
“给梁之夏传令,邵州五县,续调土团乡夫万人,至王屋县集结。”
这就是全线反击了。
从二月份出兵开始,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三月有余,而守城战也持续了一个多月,但似乎已经到了转折点。
其实按照邵树德的本意,守城战至少还应该持续三个月以上,耗尽汴军的精力,这会就全线反击,汴军尚未成疲军,时机不成熟。
但怀州局势变化很快,你再不反击,人家就走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庞师古的机会。如果他胆大心细,抓住夏军从乌龟壳里出来的机会,取得几场大胜的话,说不定就攻下河清,反推至邵州一线,威胁河中了。
“另者,给灵州朱叔宗传令,征募新兵万人,调来邵州。”邵树德下完这些命令,就不再说话了。
反击战,他不会再微操,全部交给几位大将发挥。
他现在已经开始设想下一阶段夏、汴双方的战略形势了。
最理想的情况显然是尽夺黄河以北区域,与汴军隔河对峙。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那就要考虑周边形势的变化了。
李克用?罗弘信?王镕?朱瑄?朱瑾?甚至是杨行密?
又是一番合纵连横的大戏,若操作不当,被人当董卓讨了也有可能啊。
“王珂在哪?”邵树德凑到陈诚身边,低声问道。
他并不限制王珂夫妇的行动,随便他俩去哪。按照上次得到的消息,他俩还住在安邑,说近期会回一趟晋阳,也不知道走没走。
“大帅,还在安邑呢。”陈诚知道邵树德这么问的原因,立刻答道。
“让王珂夫妇回太原吧,给我带封信回去。”邵树德说道。
“信我来写?”陈诚问道。
“你来写。”
李克用是现在最大的变数,若他从幽州回来,形势就要复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