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在卢府住下,卢钟、卢灵专门告假在家中陪伴他。
太学讲习儒学经典,以明经为主,满学制八年,课业并不重。除太学博士每五日一次在讲堂中都授外,其他学习方式为弟子互相授业或自学,也可向太学之外的名士硕儒请教,所以卢钟、卢灵每逢父亲休沐便回家就学。
太学生可以随时向博士发问和请教,有充实的时间用于自学和讨论,相互间学术上的问诘、辩难蔚然成风,在太学之中随处可见坐而论道的场景,甚至固定日期和场所进行研讨、相辩。
刘宇和卢钟、卢灵是师兄弟,但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彼此之间了解不深,此次卢植让他在府中住下,交待卢钟兄弟多与刘宇亲近。
卢钟二十四岁,已娶妻生子,儿子卢珩比三弟卢毓小半岁,卢灵十八岁,尚未成家,卢钟为人方正少语,卢灵则更为活泼些。
半天相处,三人在一起研讨《论语》,第一句便开始了争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让我等读书增益德行,最终成为君子,落足点在第三句上。”卢钟自信满满地道。他在太学就读五年,耳濡目染对《四书》的要义十分了解。
卢灵入太学才一年多,不过他性喜争辩,喜欢参加各种问诘、辩难活动,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常有人拿来辩难,有些论断他熟记在心。
卢灵反驳道:“大哥,夫子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句讲得是学习方法,自己要认真学习;第二句说得是学习乐趣,与朋友相互增进;第三句是为人处事的态度,人未知而能坦然,层层推进,句句皆重。”
两兄弟平时在一起没少辩论,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倒把刘宇忘在一边。卢钟争得口干,伸手拿温汤,这才注意到一旁笑吟吟看着他们兄弟争论的刘宇。
卢钟拱手道:“为兄失礼了,不知师弟对夫子这句话有何见解?”
刘宇对这种经义上的争论并不感兴趣,他跟随孔融参加过多次文会,知道士人做学问的风气在于辩难。略思片刻,刘宇道:“师弟以为夫子的话不能单独理解,要读通《论语》、甚至从整个《四书》来理解夫子的每句话。”
“‘学而’之意,在于不愠,亚圣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说学习修身以求治天下,此乃学习的目的所在。然而天下志于学者众多,学成人不知者亦众,君子不愠,安贫乐道。”
卢钟和卢灵坐正身子,频频点头。卢灵叹道:“师弟随父亲读《四书五经》不过数月,却能融会贯通、相互印证,难怪父亲私下曾赞你天资聪颖,将来承袭他衣钵的唯有你,师弟确实胜过我兄弟多矣。”
刘宇心中明白,他能做到融会贯通是多了二千余年的文化积累,谦言道:“师弟不过是一愚之得,所学有限,所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