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盛唐》免费阅读!

第七章 开幕府(1/2)

作者:无言不信

    李元瑷直接进驻苏州的驿馆。

    苏州偏居一隅,平时也没有多少外来官员,驿馆有些简陋。

    兼之周睿是打算让出州府府衙给李元瑷当做都督府府衙,也没有花心思修缮,却不想李元瑷选择暂时驿馆,而不是州府府衙,让周睿极为尴尬。

    李元瑷也没有想到苏州驿馆如此寒碜,不过话既说了出口,也不好反悔了,只是对于大都督府的修葺,要提上日程。

    李元瑷以舟车劳顿为由,让周睿一行人退去。

    对于周睿这些苏州的本地官员,李元瑷并没有表现的很热情,反而有一些冷淡。

    “你们先各自找房间住下,将行囊放下。半个时辰后,一并来找我。我们先一起坐下探讨一二。至于住处你们不用找了。回头我选好了都督府的位置,给你们在附近一人送一套屋子。包吃包住,还送屋子,就差没有送媳妇了,都可以了吧!”

    李元瑷笑着对刘仁轨、狄知逊、娄师德、上官仪以及卢照邻说道。

    这态度与周睿那时天差地别。

    这亲王开府,也就意味着建造自己的小朝廷。

    所有幕府人员的薪俸自然是李元瑷负责的,除非幕府官员兼任朝廷官职,不然幕僚用度皆由开府亲王负责。

    对于自己幕府里的人才,李元瑷自是财大气粗,一出手就是一人一套屋子。

    这些日子的相处,五人对于自己这个上司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皆知他极其重自己,平时也没有什么架子,很好相处,一并作揖道谢。

    李元瑷邀着夫人徐珑去看看新家。

    五人一起躬身相送。

    上官仪看着李元瑷的身影消失,问道:“诸位兄长可知殿下如此冷淡周睿作何用意?”

    刘仁轨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娄师德一脸茫然,一副没有听懂的样子,将扮猪吃老虎装到极致。

    狄知逊很含蓄的道:“殿下用心,我等作为下属,岂可乱猜。某去整理行囊,半个时辰后见。”

    刘仁轨、娄师德也先后作别。

    卢照邻听到这话本想开口询问的,这时憋进了肚子里。

    上官仪颇为尴尬的笑了笑,本想卖弄一下才学,却没有得到因有的回应,只好跟着一起去找一间喜欢的屋子。

    卢照邻凑了上来,悄声问道:“我观周刺史并没有失礼之处,吴王何故如此?”

    李元瑷的五位幕僚,就属上官仪以及卢照邻最年轻,两人在诗赋上又有共同话题,关系最是密切,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上官仪轻声道:“殿下来苏州开府,身为州府刺史的周睿心底会如何想?他会不会怀有情绪?”

    卢照邻犹疑道:“即便有情绪,也是人之常情。”

    “正是如此!”上官仪笑道:“原本掌握着州府最高权柄,一下子多了几个能管自己的人。换做任何人,心里都会不乐意。别看周刺史今日迎接的热切,保不定背后说道什么呢。殿下要治理江南,苏州即是大本营。任何政策都会以苏州为先,然后四散出去。故而对于苏州殿下需要完全掌控。”

    “便如卢兄所言,周刺史心底有怨,在所难免。今日吴王又没有给周刺史好脸色,一方面是周刺史以主人的身份,安排了一切行程。自吴王过长江之后,江南东道的主,只有一个。周刺史有点试探殿下的意思。其次,便是想看一看周刺史是否懂得进退,是否能够看轻时势。如果周刺史忍了下来,并且再次放下身段对待。即意味着他已经明白了时势,吴王总揽一切,大势所趋,日后自然乖乖配合。”

    “假若是个不识趣的,那他这个刺史就干到头了。”

    “殿下会安排一个可信的自己人上去,取代周刺史。”

    上官仪自信满满的说着。

    卢照邻文采风流,人是机敏无疑,只是平素从未接触过这些,不懂各中关键,听上官仪这么一分析,心底也是明悟,作揖道:“多谢上官兄指点。”

    上官仪道:“无妨,你我相交莫逆。以后有不明白的,大可相问。”

    “谢上官兄!”

    看着有些简陋的院子,李元瑷有些惭愧,说道:“就先委屈夫人个把月了,等为夫找到合适的地方,我们在搬出去。”

    徐珑突地顿住脚步,说道:“夫君,其实不用如此的。妾身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娇贵,其实轻简一些也好,还能搏一个勤俭持家的美名呢。”

    李元瑷有些为难道:“那可不妙了,夫人这边勤俭了。苦的可是下面的百姓……”

    徐珑惊讶道:“这是为何?”

    李元瑷道:“为夫就说一个切身发生的故事吧,很早以前,为夫不知民间疾苦,喜欢吃鸡舌羹。每日不可或缺,且只吃鸡舌,少吃鸡肉,每日都会浪费许多鸡肉。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晓得了不可铺张浪费,便改了这癖好。哪知此本善举,却险些令得他人家破人亡。”

    徐珑“呀”的一下,叫出声来。

    李元瑷道:“因为我喜欢吃鸡舌羹,每日耗费家禽数十只。近乎十户人家,因此受益。我这改了吃鸡舌羹的毛病之后,这十户人家养殖的家禽无处外销,他们又不舍得吃,以至于越养越多,最后只能贱卖。到手的银钱,不足原来的一半,无法维持生计。”

    徐珑傻眼道:“怎么会这样?”

    李元瑷笑道:“事实就是如此,清廉带不来经济效应。只有消费,才能带动经济的运转。就比如我要建苏州都督府,这其中需要用到上千人力,也就意味着有千人得到了劳动赚钱养家的机会。然后需要十数万根上等的木材以及数十吨的石料,又有好几千樵夫、采石工因此受益。这木材需要木匠加工,石料、青石砖也需要加工,又是成百上千的人受益。”

    “这些人受益了,他们就有钱财去消费,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里,受益人就不只是我所说的这些人了。”

    徐珑完全说不出话来。

    李元瑷说的这些跟她自小学的完全相悖,可不得不承认李元瑷说的极有道理。

    李元瑷加了把劲说道:“如果我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