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们不可能的生活影射。随着故事的展开,学堂风光、十八相送,惹来了一丝丝揪心别愁,随即美好的生活开始融入了现实的折磨,访祝欣奔、花园相会,再到哭坟化蝶,剧情超乎所有人想象,情绪越来越浓,浓得化不开,将大部分人都带到了剧情之中。
有些人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勇敢抗争、凄美落幕而唏嘘不已、感伤悲秋,对家长的无情和马文才的插入痛恨不已。
有些人对梁山伯和祝英台这种无父无母、不孝不义的行径气得就想拍案而起,可是又觉得结局太过悲惨。
有些人放空了自己,全身心地跟着故事,仿佛自己就是梁山伯或祝英台,去争取了一次真挚的爱情。
或许这出戏会有不同的声音,可是却如同为李煜与小周后量身定做。
他们俩的感觉更像是第一种和最后一种,小周后的手帕已经湿透了,不自主地倚靠在李煜的肩上,李煜的思绪也已经放飞了。两人都怀念起了那段备受诟病的恋情——李煜妻子、小周后的姊姊大周后重病时两人私下约会,再看眼前的戏曲,他们仿佛找到了那份歉意的疏解口,假如爱情真的能够发乎于心,超越生死,也就为他们两人的那段恋情做了最好的注解。
当帷幕最后一次落下,整座楼里一片寂静,偶尔几声哽咽愈发突兀。
就在一些脾气急、愤愤不平的想要起身的时候,一声优雅明亮的乐器声响起,把众人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声音是从帷幕后面传出来的,但是帷幕这回没再拉开了。此时就是纯粹的声音盛宴。那甘醇隽永、悠扬含蓄的乐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荡气回肠,仿佛再现了梁祝化蝶的故事,众人的脑海里再次浮现了蝴蝶翩翩起舞,哀婉空灵,留下一长串的叹息……
此刻,悲伤逆流成河。
这是众人都没有听过的乐声,除了那晚为林仁肇送别宴上徐游、陈乔等人,一小部分人知道是甄风压轴,不管是谁,都沉浸在了其中,仿佛曲子和故事融为了一体,达到了新的升华。
就在所有人认为结束的时候,帷幕拉开了,戏台上烛火通明,所有戏子乐师都上了台作揖施礼。此时伺候茶水的人率先鼓掌,他们也是观众,他们也有情感,当然,他们还有人安排了鼓掌。在掌声雷动中,一部分人被带动起来也鼓掌,楼里的气氛终于恢复到了热泪盈眶而又不至于太伤感的时候。
那些一开始对新梨园嗤之以鼻的人,相视而笑,仿佛在说,刚才我啥也没说,这《梁祝》挺好的,对,挺好的。
李煜本想传甄风前来问话,可是小周后执意要去后台看看,于是官家国后两人破天荒地来到了戏台后。徐游、陈乔、徐锴等与甄风关系比较近的人也跟着进了后台。
原为身处这个世界底层、强颜欢笑的清倌人,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万分重视,尤其是小周后几句鼓励的话一出,众人面对官家与国后激动得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