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之我是学霸》免费阅读!

076章 现代电视(为堂主你好吗吗吗吗吗加更)(1/2)

作者:术小城

    李康平借了一堆文献,回到晨边街公寓认真研读。

    1907年11月26日,俄国物理学家、发明家鲍里斯·洛夫维奇·罗星在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电视的方案。

    方案中,摄像部分的扫描是机械系统,由两个旋转的棱鼓分别完成图像的行、场扫描,同时还发送行、场同步脉冲,光电管完成像素-电流转换。视频信号传输到布劳恩管,布劳恩管使用了两套独立的磁场偏转线圈,扫描电流通过电磁感应的方法产生。

    罗星的这篇电视论文属于设计构思性质,他经过几年的努力,不断的改善,终于做出了“电视机”实物,于1908年获得英国专利,1909年获得德国专利,1911年获得美国专利。

    此处的“电视机”加了引号,因为罗星版的电视机并非现代电视机,他的电视装置只能传输简单几何图形的影像。

    罗星被认为是“电视先驱”,而“现代电视之父”另有其人。

    刷完论文,李康平开始画图。

    李康平画的电路图与罗星的电视系统电路图存在两点主要差异。

    第一,罗星的电视系统是有线闭路传输的视频信号,而李康平画的电视系统是无线开路传输的射频信号。

    第二,罗星的电视系统在摄像部分使用的是机电扫描,显像部分采取的是电磁扫描。而李康平画的电视系统全部使用电磁扫描。

    李康平为这篇论文取名为。

    此文中,李康平发明了一个新的学术名词---kinescope。

    翻译为中文,kinescope即“显像管”。

    显像管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李康平作出了解释,“显像管”应该是强化版的布劳恩管。

    强化版的布劳恩管又是什么东西呢?

    这需要时间去研究,去做出实物。

    在李康平的记忆中,“全电子电视系统”从基础理论提出到产品研发、再到商业化运作,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耗资5000万美元。

    李康平可以少走点弯路,但再怎么走捷径,至少也需要百人以上的精英研发团队,以及不低于500万美金的研发资金。

    “全电子电视系统”不单单是电视机的研发,还涉及电视台系统的开发、建设、运维。这做的不仅仅是单个产品,而是一种新的电信系统。

    1922年,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一家电视台。所以,“全电子电视系统”是工程量极大的系统化工程,绝非李康平单枪匹马可以搞掂。

    这不妨碍李康平先把“全电子电视系统”的基础理论论文写出来。

    钟意这种类型的论文,李康平写完,寄往编辑部。

    天气越来越热,李康平的硕士毕业答辩安排在夏天,博士毕业答辩也是。

    赫特莱楼会议室,哥大的几位物理教授坐镇于此。

    格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