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免费阅读!

第八二八章 你的答案不在这(2/2)

作者:望舒慕羲和

并的事。对吧?”

    权哲身连忙道:“先生所言极是。恩师的确说过开埠、货币诸事。”

    程廷祚笑道:“昔者,兴国公曾与商贾言,朝鲜国做二道贩子,也积攒了些金银。待日本臣服为藩,想做这二道贩子就难了。兴国公说话自来多俗,你也不比介意。但真论起来,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如今开埠……我问你,你觉得,从松江府运大宗货物,是去凤阳府方便?还是去仁川方便?”

    得益于一些**的传播,权哲身也知道凤阳府在那里,想了想自己来时乘坐的大船,便道:“如今大船往来,自松江去仁川,比从松江到凤阳府方便。”

    程廷祚又把那封信拿在手中,抖了一下道:“兴国公与我书信一封,信上给了我三条路。”

    “一条,是去更远的地方。”

    “一条,是顺着改革后的江苏。”

    “另一条,是远赴万里之外。”

    “三条路,我都想试试。”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天下第一仁政诸事。”

    “而朝鲜国既然开埠,这三条路,只能选顺着改革后的江苏这一条路。”

    “除非不开埠,但也需得我等上国上士,解决了天下第一仁政到底该如何办的事后,尝试成功,方可学。”

    “你觉得,开埠与否,你能决定吗?”

    权哲身面色一暗,嘟囔道:“上国开埠,皆用霸术、轻重。”

    当初孟松麓听到这话,是说没错,我们是用了轻重术,但实际上你们搞军布税,才是正统轻重术。大家都是霸术,你也不必说我们。

    可程廷祚听到这话,却连连摆手道:“此言大谬。开埠一事,绝非霸道。大国先儒,若黄梨洲、王船山、顾亭林、唐圃亭、习斋先生等等,皆言互通有无之大利。”

    “开埠本身,非是霸术。”

    “朝鲜国之人参、文皮、纸张,交换上国布匹、蔗糖,此大利民之事。”

    “开埠一事,本身。那么开埠一事,如何又能取消?”

    “既不可能取消,就需明白,朝鲜国,距离松苏,实则比凤阳府都近。”

    “若冬季,天气冷,有人言:吾将钩日而近地,则天暖也;有人言:吾将燧木而取火,则人暖也。”

    “然,前者不过巫祝;后者,乃为天皇燧人氏。”

    “开埠一事,既不能改变,你就需明白,这件事的答案,你在这里是找不到的。你要去松苏去找。”

    “眼下你所见的这个村社,我也可以告诉你,将从属于松苏,别无选择。”

    “开埠既然不可更改,那么朝鲜国需得明白,礼文当从属于天朝、经济当从属于松苏。”

    “你的答案,只能去松江府、苏州府、南通州去找。而不是在这里寻找。”

    权哲身闻言,忍不住道:“恩师说,贵学派有大学问,亦有救世之志。难道,先生也认同兴国公的作为吗?”

    程廷祚苦笑道:“朝鲜国距离松苏太近了,其实论起来,和这里差不多远。这里尚不能走十万石大船,可走海路自登州府到朝鲜国,十万石大船亦可飞驰。”

    “你要寻找的答案,我若能在淮南解决,兴国公又怎么会日日嘲讽?淮南事,我已从了兴国公的想法,另行解决。”

    “离着松苏太远的地方,我要去河南农村寻找答案。可,河南离着松苏太远,朝鲜国可是很近,太近的地方怎么办,兴国公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对这个答案赞同,也基本满意。我只是不赞同他得到这个答案的过程。”

    “太过暴烈,太过迅捷。十余年内,使得数百万人颠沛,运河、漕米、盐政、税改诸多事,我认同现在的结果,但我觉得,或许可以有更柔和的办法达成。”

    “只不过,木已成舟。”

    “我不反对这条舟。”

    “我反对的,是兴国公砍树的手段。”

    “所以,你需要先知道,这条‘舟’到底什么样,才知道怎么伐木成舟,以及如何避免兴国公‘砍树’过程的暴烈。”

    “这条舟到底什么样?每根木板都是怎么拼接的?你在这里看,只能看到一叶,却不见泰山。”

    “所以我说,你的答案,在松苏。看懂了松苏这条船,才知道该怎么办。所缺的,只是用王道手段,不要如江苏改革如此剧痛。”

    “别的我且不说了,只说一句,万万不可刻舟求剑。”

    “几年后,你来此乡社,或可见此乡社兴纺织业。你若照抄,便是刻舟求剑了这里隔壁,就是天朝最大的扶桑长绒棉产地、过江就是商贾云集的通商大港、沿河便是轧棉去籽的轧纺作坊。”

    “你要先弄明白,你们在经济上所从属的松苏,到底是何等模样,才能知其意而去其形,不至刻舟求剑。”

    “去吧,你所追求的答案,不在这里,而在松苏。”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