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只是有一个限定的条件—在双方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不能不分双方势力的强弱,只凭一腔热血,胡乱比较。
假如你让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比‘老谋深算’,这不是自讨没趣?
同样,你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比身体素质,岂不是闲着没事干?
虽然韩成的实际年龄只比袁尚大了几岁,但是心理上却比袁尚成熟了许多。
从心理上的岁数来算,韩成比袁尚大了一倍都不止。
三十来岁的韩成,完全做到了‘三十而立’,而且还是那种‘立’的很好的人。
遇事不慌,处事不惊。
在一番分析之后,选出最有利的那条路。
而二十来说的袁尚,却犹如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凡事皆凭借自己的喜怒哀乐决定。
男人,大概都是如此的。
当学会了冷静之后,就是真的长大了。
袁尚和韩成攻城时的不同做法,传到了任城县的曹操军大营中。
郭嘉是得了‘重病’,卧病在床,但还是有一口气在的。
当郭嘉拿到最新的‘军报’时,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轻松’的走了。
郭嘉心道:“这个韩成,真没让自己失望,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这个袁尚,真出乎自己的意料,一如既往的‘任性’”。
想到这里的郭嘉,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和曹操的一件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下午,曹操和郭嘉得了空闲之时,正在饮酒闲聊。
酒到正酣处,曹操突然对着郭嘉问道:“奉孝,你觉得现在的我,是个汉朝的‘忠臣’,还是个称雄一方的‘枭雄’啊?”
郭嘉没醉,所以沉默不语;郭嘉醉了,所以口不能言。
这问题可不能回答啊。
回答对了,是‘乱臣贼子’;回答错了,是身首异处的下场啊。
曹操将郭嘉的表现收入眼中,自言自语道:“唉,奉孝,我也不为难你了。这件事,我问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人敢回答。你只需听我说就行了!”
郭嘉敢听吗?答案是否定的。
只听郭嘉对着曹操说道:“明公,你喝醉了。我们改日再聊吧。属下今日就先行告退了。”
曹操听后,放生大笑道:“唉!这天下,竟然没有一人能知我内心,孤独啊!可悲啊!”
此时的曹操,哪里像是一个胸怀大略的‘枭雄’?却只像是一个寂寥而且孤独的老者罢了。
郭嘉看罢,暗中咬了咬牙,对着曹操说道:“身为属下,让明公说出这样的话,是属下的无能。请明公给属下一个倾听的机会,属下定洗耳恭听。”
曹操听后,喜出望外道:“这胆色才对吗。我的郭祭酒,怎么可能连听的勇气都没有?我识人,不会错的。”
然后拉着郭嘉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来:“奉孝啊。
我年少的时候,梦想着自己能率兵征战北方,扩大我大汉朝的疆域,建立不世奇功。
那时的我,有志向,却没有施展志向的能力。
待董卓进京之后,众大臣们却只敢聚在一起,暗中辱骂董卓。我以他们为耻,看不起他们。
那时的我,敢凭借一把宝刀就前去行刺董卓;
众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也只有我敢率军直接追击董卓。
你说,我是不是个忠臣啊?
这一次大败,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战败,它让我明白了。
我是个忠臣,但却是个没用的忠臣。
要想救皇帝,要想救汉室,光打着忠臣的旗号是没用的。
要有实力。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于是乎,从那时起,我逐渐变成了一个‘枭雄’,一个势力越来越强大的枭雄。
当势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才明白一件事:汉朝,真的灭亡了,亡于皇帝。
因为有的人,不是你想扶,就能扶起来的,准确的话,你无论有多大的力量,他们也是扶不起来的。
为君者,应当心怀天下百姓;而现在的汉献帝,他的心中那里有百姓?有的,只是他自己的苟且存活。
将岌岌可危的大汉朝交给这样的人,怎能不亡?”
郭嘉大惊失色,不在这个位置,没有这个能力,是真的没有这样的感触啊。
这不是凭借智商想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经验。
有了经验,才能有这样的感悟。
但这个时候,郭嘉不能多说一句。
只能一本正经的表态道:“听明公之言,方之明公的不易。请明公放心,奉孝定用尽浑身解数,帮明公一统天下。”
曹操仰天大笑:“哈哈,这么多年了,终于说出来了!痛快!痛快!”
郭嘉想起了这些,惊奇的发现:此时的袁尚和曾经的汉献帝,是何其的相似?非不扶也,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