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三国第一大贤女蔡文姬(1/2)
作者:三国女人
东吴29名武将,只有7人符合我选录的标准。即便是野史,也重男轻女,我实在没有办法。
至此,魏蜀吴这三国的帝王家和他们的文臣武将和他们相关的女人,都写完了,有没有漏下的,不敢说,因为我一人所得的材料,毕竟有限,诸位谁有补充,我有奖励。
…………
接下去,有三国十大贤女,第一位是蔡文姬。
提起蔡文姬,老一辈的人有印象,因为大文豪郭沫若写过一个历史剧《蔡文姬》,据说,当时,很是轰动,由此,带动为曹操翻案,曹操险些从白脸变成红脸。
今天,咱们正规一点儿,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第一大贤女蔡文姬。
…………
蔡文姬,名叫蔡琰(约174-239),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yu)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yong)之女。
蔡琰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188年嫁给河东卫仲道,次年卫仲道病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名士,早年因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去。董卓掌权的时候,蔡邕已回到洛阳。那时候,董卓正想笼络人心。他听到蔡邕名气大,就把他请来,封他做官,对他十分敬重,三天里连升三级。
蔡邕觉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汉灵帝手下的时候强多了。
到了董卓被杀,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叹了一口气。这样一来,惹恼了司徒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党的人,把他抓了起来。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王允还是不同意释放蔡邕,致使蔡邕死在了监狱里。
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jué)、郭汜(si)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琰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
有一天,蔡琰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
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人。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两个孩子。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
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早年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多次出入蔡家,对蔡琰也相当地熟悉。
曹操平定了中原,打听蔡琰的去处,才知道被匈奴掳走,为在文治声教上做一番事业,派董祀和周进一同出使匈奴,用一对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
关于蔡琰在北方是否嫁于左贤王历来有不一样的看法:据《后汉书》记载,蔡琰是“没于”左贤王,而不是“嫁于”左贤王。一般匈奴王的妻子都被称为“阏(yān)氏”,但是蔡琰在北方十二年,没有这个称号,所以认为蔡琰与左贤王并不是夫妻关系;
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赎回蔡琰花费了非常大的价钱,远远超过了普通奴隶的价格,可以看出蔡琰在匈奴那边的地位也不低。
董祀和蔡琰是老乡,又是蔡邕及其女蔡琰的忠实粉丝,一路上,交谈甚欢。也许是痴心笃意,董祀不慎从马上跌落下来,摔伤了右腿,治疗几天,看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康复,就留在了当地,蔡琰与周进先回到了邺(yè)下,向曹操复命。
可是,见到了曹操,周进诬告董祀与蔡文姬行迹不检,文姬伸冤,曹操严处了周进,提升了董祀。知道董祀倾慕蔡文姬,又是老乡,争得蔡文姬的同意,将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那时,蔡琰30来岁,而董祀,可能不到20岁,这样的年龄,两人结合在一起,这在三国的历史中,是不多见的。
回家以后,蔡琰写下了《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