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的兵马分成好几波,颜良、文丑、淳于琼各自领军兵分三路而走。之后袁绍充分利用他身为当代袁氏一族领头人的权利,在冀州境内大肆招揽袁氏门生故吏,再加上原本袁绍就常养大批门客,使得一时间有很多人纷纷前来投效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清河崔氏。
至此袁绍的野心皆然暴露,他与刘辩展开了抢占地盘的竞争,一时间整个冀州局势都发展转变,事态逐渐紧张,大有风起云涌,风云变色之势,整个天下各个势力都开始对冀州密切注意。
刘辩与袁绍正式展开较量,董卓就表示很乐意见到这样的情况,你们搞你们的,搞的越激烈、越凄惨就越好,反正搞不到我董相国。
袁术也是有些幸灾乐祸,他看刘辩不爽,可看袁绍更不爽,所以这两家若是斗个你死我活的,袁术肯定会拍手称赞,反正他离的远,就算是有人血溅三尺,那也溅不到他。
其他势力暂且不提,倒是曹操对冀州局势心生紧张,他心里面很清楚,若是袁绍与公孙瓒的联盟十分的坚固,到时有与刘辩一较高下的能力,但若是刘辩一举击溃袁绍而顺势得了冀州,那么公孙瓒离覆灭也就不远了。介时刘辩一旦统一河北地方,那么随后他就会南下中原,曹操明白一到那个时候,他就会成为刘辩的垫脚石。
这样的局势可不是曹操想要看到的,因为他的势力相比较刘辩、袁绍而言都太弱小,他急需时间来发展势力,因此担心河北过于太快的统一,这对曹操是十分不利的。
抛开各方诸侯势力不提,袁绍这边刚展开行动没过几天,他就得到了一份巨大的收获。原韩馥麾下的将领麹义率军前来投靠袁绍,这可让袁绍大喜过望,高兴无比。
麹义带了将近两万的冀州兵马前来投效,这些精锐的将士使得袁绍的军力大力提升,而麹义的这一举动也正式的表明了原韩馥的班底开始了阵营的选择,有人投效刘辩,自然有人投效袁绍。
这样的选择使得冀州局势更加的紧张而急促,一些郡县的官员还在犹豫徘徊,彷徨无措,无法做出选择,只得等着谁的军队先到就投效谁。
固守城池,坚持立场,这些自然是没有的,这些官员没人愿意主动与刘辩或者袁绍对立,除了高顺所遇到的清河国贝丘城官员,这么说起来高顺的运气也实在
太差了。
邺城校场上,刘新正与一个壮汉切磋,那壮汉使一柄长斧,抡起来是虎虎生风,光凭力气就能够压着刘新一头。刘新的武艺在并州军内也是能够勉强排得上号的,但他与这壮汉过招却是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壮汉的招式大开大合,明眼人看得出他只是凭借力气在战斗,可以料想的是等他的力气用尽,怕最终还是得败在刘新的手上。
“辩爷,此人便是潘凤,勇武可嘉,是冀州出了名的悍将。”郭嘉用着鹅毛扇子一指那壮汉为刘辩做着简单的介绍,“他原本是韩馥麾下的大将,韩馥跑了,他也无处可去,就暂且待在邺城军中。这两天整合军队,我才注意到他,先前还真把他给忘记了。我观此人也有几分本事,可以一用。”
“潘凤?”刘辩点点头说道:“的确是有成为斗将的资质,等他们比试完,带他来见我吧!。”
话音一落,刘辩转而便走,郭嘉目送他离去,脸上是带着一丝喜悦。
刘辩抢先占据邺城,其中郭嘉的功劳着实不小,加上他先后举荐了好些个原邺城的官员,也是给他的功绩锦上添花。就目前而言,郭嘉谋定冀州和幽州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三分之一,袁绍和公孙瓒都已经入了局,而后就看真正意义上的战斗什么时候打响了。
原本刘辩要搞袁绍和公孙瓒是师出无名的,既然师出无名,那么郭嘉就制造个师出有名,现在就等着袁绍和公孙瓒主动挑事,所以邺城的争夺就显得至关重要。事端已经挑起,如今想要止息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大概袁绍还没有意识到他对冀州的野心,正是刘辩苛求的争端,而公孙瓒也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被袁绍一步一步的拖进这争端里面。
不一会儿潘凤在郭嘉的带领下来到刘辩的营帐门口,刚与刘新比试过一场,打了百来个回合最终惜败的潘凤喘着粗气,满头大汗的看着郭嘉问道:“军师,我就这样去见殿下,合适吗?”
此刻的潘凤因为比试的关系而袒胸露乳,着实衣冠不整,但这在军营里面可是再正常不过的样子,不过潘凤对刘辩不熟悉,他担心自己这种算作是无礼的模样会触恼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