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179 适度抑制贵戚 二(2/2)

作者:雷 振

任职地方行政长官的、少见的猛人,他不是在战场上砍人凶猛,而是为官整治不法行为铁面无私。

    应该说,官场比战场更加复杂、更加血腥,砍人更加需要智慧和胆魄,董宣因而被《后汉书》列为“酷吏列传”之首。

    过去,董宣曾任北海相、江夏太守等职,打击凶犯、地方劣绅毫不手软,颇有政声,也因此受过处理、甚至坐过监狱,但他一点儿也不后悔,也一点儿不该其作风。

    有意思的是,他获任江夏太守去报到上班时,刚走到该郡边界,听说江夏有个大贼人名叫夏喜的为害当地,就先发了一封信过去,说:“朝廷因为本人擅长擒拿ji贼,才派本人来这儿的,现在我已经到了本郡的边界了,先发信打个招呼,你们好好考虑自己的出路吧!”

    夏喜等人听说过这位新来的太守生猛异常,见信立即服软,或降或逃。

    现在,董宣了解到刘黄长公主家奴杀人在逃的情况,打定主意要拿人。

    但是,他认为,毕竟不是长公主本人杀了人,冒然闯进公主府捉人不划算,万一到时候搜不着人犯,事情很难收场。

    身为首席酷吏,老董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也自有他的动作风格。

    时机终于来了。

    一天,刘黄乘车外出,正好是这个家奴驾车。

    在夏门亭,等候多时的董宣拦住了刘黄车马的去路。

    刘黄大怒,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有人敢拦我的车子!

    谁知还没等她发火,董宣的火气比她还大!

    老董拽着马、拦着车,一边用手里的刀叩打着地面,一边大声斥责公主的过失,说她包庇家奴犯法,罪当连坐。

    就在刘黄气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老董厉声喝斥家奴下车。

    家奴心惊胆战地下了车,老董立即上前,把他就地砍了。

    眼睁睁地看着老董在大街上、在自己面前杀了自己的家奴,刘黄气急败坏,又不便当众争吵,立即去找刘秀说理。

    接下来发生的是一场千古流传的政治情节剧,值得所有当官的和老百姓看一看,包括《后汉书》在内的所有像样的史籍都以传神的笔触记录下来了。

    在皇宫,听到刘黄的哭诉,刘秀大怒,派人叫来董宣,说要用鞭子抽死他。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老董来了,对刘秀叩头请求:“请让臣说一句话再死。”

    刘秀说:“你想说什么?”

    老董不卑不亢地说:“陛下君临天下,凭着圣明大德中兴盛世,现在如果听任公主包庇家奴残杀良民,陛下还能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好了,不要您用鞭子抽,臣自杀即可!”

    说着,老董就用头使劲儿撞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刘秀见状,连忙下令,让几个宦官拽着老董,让他给刘黄叩头谢罪。

    老董态度极其坚决,不服软、不叩头、不道歉。

    其实刘秀也是在和稀泥,心想你老董也并没有什么大错,给长公主磕个头、赔个不是,大家都有个台阶下就算了。

    但是,老董就是老董,认准自己没有错儿,宁死不屈!

    于是,在场面极其尴尬的情况下,几个宦官硬是按着老董的脑袋往地上磕,老董两手拄着地,硬着脖子,就是不肯低头。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附。)

    其实,这也未必不是刘秀想看到的。

    虽然时隔2000年,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刘秀的心情也很复杂:就是,好个老董,你又错在哪儿呢?

    一见眼前的状况,见刘秀总想和稀泥,刘黄很不高兴,不能出了这口恶气,而又无可奈何,便气愤地对刘秀说:

    “文叔(刘秀字)当年还是老百姓时,藏匿逃犯死犯,官员衙役也不敢随便上门要人。现在你贵为天子,权威难道不能屈服一个小小的洛阳县令吗?”

    刘秀只好陪着笑脸回答道:

    “天子跟平民老百姓不同。”

    (天子不与白衣同。)

    跟自己的老姐和稀泥,刘秀的话再明白不过了:我正是身为天子,才更应该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坚定地支持干部公正执法!

    就这样,刘秀并没有追究老董的什么罪过,下令赶紧释放老董。

    刘黄无奈,不得不强咽下这口恶气。

    但是,她肯定经过这事儿一折腾,受到很大的刺激或者教育,言行收敛了很多,因为从此,史书对她再没了记载。

    刘秀释放过老董,随即赏赐他30万钱,以示对他敢于坚持原则的表彰。

    由于事涉刘黄长公主,刘秀并没有发文件,也没有开会,但以赏赐的形式公开肯定了老董的行为。

    老董得到赏赐,全部拿来分给自己的同事。

    从此,他坚持原则、打击犯罪、搏击豪强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京城天子脚下,高官、豪绅多如牛毛,抑制、打击豪强犯法,确实是个重活、脏活、累活、吃力不讨好的活、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玩进去的活儿,老董以超强的官德和过硬的作风,铁腕治政,京城莫不震慑。

    一时间,京城称他为“卧虎”。

    还有民谣称赞他:“桴鼓不鸣董少平。”意思就是有董少平做官,社会公平,衙门前桴鼓不响,老百姓无冤可申。

    史家也对老董赞誉有加,称他为“强项令”,就是“硬脖子县令”。

    《后汉书》虽然把老董列为首席酷吏,但对他满篇字里行间都是赞美之词。

    我们也由衷地认为,老董坚持原则,做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他敢于碰硬,虽降职、罢官、坐牢、赐死也不改初衷;他不贪钱财,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位值得所有为官者学习、值得所有老百姓纪念的官中楷模。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老董之所以成为老董,除了他本人的秉性和努力,还与组织上的培养和使用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老董之所以能够在洛阳令上书写政治传奇,也是刘秀任人唯贤、倡导官场清洁的结果,否则,在一个黑白是非不分的政治环境里,就是有100个、1000个老董,也给贪官、庸官和豪强们玩儿死了!!

    老董当了5年洛阳县令,死在任上。

    当时,刘秀专门派人前往吊唁、看望,那情那景实在让人感慨万端:

    老董仅有布被裹尸,老婆孩子相对哭泣,家里仅有大麦几斗、破车一辆。

    刘秀得到报告,既十分伤感,又十分自责,说:“董宣廉洁,朕直到他死了才知道!”

    我只知道老董勤政,敢于坚持,先前不知道他还如此清廉!

    于是,刘秀亲自安排,以老董曾经担任过的最高职务级别、2000石大夫的礼节安葬他,并有赏赐,安排其儿子到中央机关上班。

    刘秀通过褒奖老董公开表明,在汉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违法,都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