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木瓜琼琚永以为好(2/2)
作者:小冰凌花
杀戮异己的人,应该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原则吧,雄韬伟略的圣上会对他言听计从吗?
分析眼前这严肃的情形,圣上传她来大概不是为了叙叙父女之情的。雪雁微微地蹙着眉头。
看见雪雁进来,弘化伸出食指放在唇上轻声“嘘”了一下,雪雁福了福身子未发出声音只欢喜地做出叫着姐姐的口型,弘化会意地颔首笑着。
正在瞧奏折的圣上抬了抬头,看见雪雁,温和地说:“既是来了,为何不入坐?”
雪雁闪着幽亮的双眼,宽宽的衣袖下攥紧的拳头里捏着一把汗,福了福身子,笑容浅浅地答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儿未给父皇请安,如何安心坐下呢?”
圣上却仿佛未听懂“请安”这个清宫剧里的热词,带着探究的眼神“嗯?”了一声。
雪雁低头答:“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儿把孝字谨记心间,因此尚未给父皇问安,便觉心中不妥,坐不安稳。”
圣上带了几分好奇,上下打量了几回这个刚得来的公主,带着几分大大方方和率性,全不似女儿家的锦心绣口,也没有半分的扭捏之态。
弘化仿佛不经意间,伸手轻拉了下雪雁的裙角,笑着剥开一只柑橘递给圣上,道:“父皇,这是扬州新进贡来的,父皇尝尝,别只顾和妹妹说话,忘了弘化呢!”
雪雁心里疑惑,姐姐并不是个心胸狭隘之人,几番暗示自己,可这样打哑语,自己终不能弄不明白其中含义。
圣上接过柑橘,缓缓地咽下一瓣,浅浅笑道:“甚好。看完这些奏章,今日便散学了。”
“诺,父皇,儿谨遵教诲。”弘化回答着,在圣上面前,她的声音永远沉稳恭敬。
雪雁惊讶地望着案几上的几堆竹简,原来和亲的公主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竟然还有参政的意味在里面,这样想着,后背出了一阵黏湿的冷汗。好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奏章上,并没有人注意她。
弘化低头细细看了摆在最上面的几份奏章,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但又不好发表意见,所以一直低头不语。
圣上逐个翻阅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后都是不语,看表情是不甚满意,半晌抬起头来问弘化:“看得如何?”
弘化的手微微一抖,又不着痕迹地放下奏章,心里本在担心回话拿捏不好惹起事端,而手里的这一份,又恰恰是李恪评判贞观三年圣上亲谋剿灭突厥的文章,左右为难中缓缓回道:“皇兄文笔荦荦大端,卓而不群,颇有父皇的风采。”
“嗯。”圣上脸上并无表情地答了一句。
长孙无忌伸过手臂来,说:“老臣原为公主殿下指点一二。”
弘化颔首笑笑,把奏章卷好递了过去。
长孙无忌折起半卷奏章,佯装不知哪位皇子所奏,看了半个来回,并不去看那下半部分,高声奏道:“启禀圣上,这些奏章虽言辞华丽,却缺少实战经验,乃书生之谈,乃不了解突厥真正实力的狂妄之辞。”
圣上略皱了皱眉,抬眼看长孙:“怎讲?”
长孙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道:“想当年,突厥大军二十万直逼渭水便桥之北,是圣上设疑兵之计,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圣上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
雪雁暗惊,原来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真相。只是长孙这个马屁精,把大唐向突厥纳贡反说得大唐如此居高临下。
圣上的眉头皱得更紧,只怕这种屈辱他是谨记于心的吧,不然的话,史书怎能记载着此后的几年他时刻刻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
时机,对,时机,一定是此后的几年里,他在等待时机,强大自己的力量,最后才反败为胜的。雪雁豁然间想得通透。
恍然间瞥见那竹简耷拉下来的一角刻着一枚印记,和梅英盛着樱桃的瓷盘上相同的印记。难道,这是李恪写的?
“其实不然!”激动中她暗自攥起拳头,刚想起身说几句鸣不平之辞,抬头瞥见弘化脸色苍白朝她,忽又记起“谨言慎行”四字,才作罢。
史官只简单记录李恪有文武才,但善骑射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虽然善骑射,也的确是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
看来长孙无忌虽不是骄纵横行飞扬跋扈,但他在朝中的地位却是无人可及的,能左右史官的嫌疑最大。
否则,作为一个贞观盛世的皇子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怎么回少之又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