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攻打天津城(1/2)
作者:物理教尸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天津不算一个大城,更多的倒是像一座大兵营。[]︽,明朝设置的天津三卫在顺治年间就被合并到了一卫,但是原先的建筑并没有多少改变。这里的城池不算大,比福州要小不少。这时候的天津城可还不像是后世历史上清末时期那样乱七八糟,这里是拱卫京城的所在,守卫一直都比较严密。
这天津城城墙与福州城的城墙差不多,但是远远比不上金陵或者是京城的城墙。就是和广州的城墙相比也是有所不如,主要就是最近这百年来天津城的城墙都没有被大规模的加固。而像是广东广东城,尚可喜就藩广州的时候,就开始修缮城墙,虽然速度慢每次只修缮一截但经过十几年时间,可是比原先强了不止一星半点。而耿精忠的老爹耿继茂在就藩福建的时候,开始并不是在福州,因此福州的城墙就没有修缮过,还是前几年耿精忠下令修缮了一下。不过耿精忠认为以后修建高大的城墙并没有什么必要,因此这城墙也就只是保持原先的规模而已。
天津的城墙最早出现在两百七十年前,明永乐三年,工部尚书黄福修奉旨为设立的天津卫筑城,天津才开始有城墙。筑墙采用的是都是祖传工艺,史称“夯土造城”。四堵土墙把天津围成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如同一个算盘,是为“算盘城”。城墙上设置了密密麻麻的箭垛。弓箭手可以从后放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段墙体凸出城墙。其状形似马脸因此还被称为“马面”。可以消除防御的死角。在城墙转角处建造了高大的角楼,用以瞭望敌情;在城墙四方分设城楼城门,镇守四方,连通内外;城门内还修建了形如口袋的瓮城,专门用来围剿攻破城门的敌人。
这天津的城墙可不仅仅就是城墙防卫敌人,还承担了防洪的重任,早年间历次发大水,都是凭着高高的城墙才把洪峰挡在外面。明孝宗弘治四年也就是一四九一年。日渐残破的土墙经历了第一次重修加固。天津兵备副使刘福委派都指挥使陈达将土墙垫高加厚,外面砌满了青砖,号称“金包银”,还重修了城楼城门,分别命名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其实在后世史书上记载,在清康熙十三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原天津总兵赵良栋奉命重修年久失修的城墙,为四门重新题匾“东连沧海”“南达江淮”“西引太行”“北拱神京”。但是赵良栋现在跑去陕西和王屏藩大战去了,这天津城也就没有了重修这回事。康熙倒是想要修来着,只是现在钱粮紧张啊。有心却无力了!
现在这天津城中的兵马数量可算是不少了,杰书亲自守御炮台。六千余军士损失大半惨败而回。清点了残兵人数之后杰书更是羞愤的当场吐血,六千出头的军士此刻只余下了不足一千五百。不可否认,马尾军的炮火厉害无比,军士死伤甚重,但是也没有死那么多,逃回来的绝对不止两千。只是这两千多清军,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回到军营的,有超过六百人的清军士卒脱离了部队四散而走。有的更是直接脱掉清军的军服,直接逃回家去了。
此刻天津城中,兵马最多的是巡漕御史麾下的八千兵丁,其次是天津总兵麾下的六千五百精锐,在其他的就是炮台逃回来的一千五百士卒了。不过此刻,杰书已经传令让向京城求援,只要他们能够守住天津三天时间,京城的援军就能够赶到,到时候大军会和就不再担心马尾军大军攻城了。
这城内总计有一万六千的兵马,加上但是算得上精锐的也就是天津卫天津总兵麾下的六千五百兵马,至于巡漕御史麾下的兵丁人数虽众,但是平时也就是欺负一下运河上的那些商人以及船夫罢了,真正的战斗他们也是没有经历过的。实际上,就是天津总兵麾下的这些个“精锐”,没见过血的也是占了大多数,真要是上了战场,估计问题也还算会不少!
马尾军在大沽口附近多耗费了一天的时间,马尾军海军将不远处的天津水师军营一并被端了。天津水师军营离大沽口炮台这里也是相当的近,隔着几公里外的港湾里马尾军海军战舰将湾口围住,里面的清军之时放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