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是礼仪之邦,借用《礼记.曲礼上》的句子表达就是:“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简而言之,用七个字概括:来自不往非礼也。
一个“来”,一个“往”,把人情世故演译得淋漓尽致,例如张家进宅摆酒店,李家携礼庆贺,到李家设喜宴时,张家也会上门恭喜,这就是礼尚往来,这一份人情世故,就是嘉靖也不能脱俗。
虞进进献了两项技术,相当于每年至少给大明朝贡献几十万两的收入,这对国库一直空虚、经常要以物代饷的大明朝来说,极为重要,至少户部那一票整天愁眉不展的官员闻讯,一个个高兴地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奖罚分明,才能更激励斗志,虞进一下子作了这么大的贡献,嘉靖也不能没有表示。
事实上,他与大臣们商议好,镜子和饰品的二成收益,拨入内库供他使用,对作了贡献的虞进表示嘉奖,也在情理之中。
要不然,以后谁还想给大明作贡献?
“恭喜虞少爷,又要高升了。”青儿在一旁笑着说:“以你的功劳,说不定能连升几级。”
“连升几级?难吧?”
“别的不说,光是鞑靼使者那次的功劳,你早就应该升了,这次又能大大缓解大明的财困,就是升得再高,朝臣也不会有异议。”
说罢,青儿又在补充道:“现在你是裕王府的人,又与赵御史、成国公交好,这点脸面谁都会给你的。”
虞进一脸淡然地说:“想得再多也没用,现在圣旨来了,听一下不就知了?”
对于嘉靖。虞进实在不抱什么希望。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幸好有过接圣旨的经验,不用虞进吩咐,下人早就铺好了毯子、摆好香案。
很快,宣旨的太旨到了。确认正主,客套了几句,虞进率虞宅一行人跪下接旨。
宣旨的老太监干咳二声,展开圣旨,开始大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司经局校书郎虞进,才思敏捷、忠君爱国,前有平鞑靼使团护大明国威之功,后有献方解朝廷财困之劳。在辅助裕王上不遗余力,实赖股肱之任臣,栋国之栋梁,特授尔詹事府府丞,望尔戒骄戒躁,克忠报国守信全身。”
终于升官了。
正九品校书,一跃成为正六品府丞,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意味着自己可以绿袍换青袍,衣服上的补子。也可以由鹌鹑换成更有气势的鹭鸶。
哦,对了,好像月俸也翻了一番,由五石禄米变成十石。
原来的职务是校书,不过只是一个幌子,实则是充当书僮陪准太子裕王读书。现在升为詹事府府丞,职责则改为掌管詹事府的文书及庶务,不过虞进相信,自己的角色不会改变。
不过,就这样完了?
前面巧妙地地解决鞑靼使团的危机。在裕王府任劳任怨,现在连制造玻璃的技术也捐给了朝廷,嘉靖就是给自己加了几斗俸禄就打发自己?
虞进撇撇嘴。
还不如赏田地、宅子划算呢,要不,赏几个美女也不错。
就在虞进暗自腹诽,本以为圣旨要宣读完,准备公式化磕头谢恩时,没想到那太监又大声宣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