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第9章 突然来客
这次常委会,苏振国可谓是大获全胜。
没过几天,关于这次常委会的始末有多个版本在本省流传,其中一个版本传的神乎其神,说是当晚,在讨论宣恩市市委书记人选的时候,黄中和原本还准备启用王大国的,为此苏振国勃然大怒,在常委会上当即拍了桌子,和黄中和大吵了一架,黄中和第一次见苏振国如此愤怒,最终只得妥协,同意孙海出任宣恩市市委书记一职。
李阳一听,就知道这是民间的版本,纯属杜撰,因为他在省长苏振国身边工作,知道苏振国做事沉稳,考虑问题周全,绝对不是鲁智深一般的人物,要真是这样,苏振国也不可能在这般年纪坐到省长的位置。
再说了,政治如果可以通过吵架就能解决问题,那还要政治家干什么?政治是需要智慧的,当党委和政府的两位首脑出现分歧的时候,政治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妥协是必然的,双方之间,总有一方要退一步,选择妥协,不然就永远不能解决问题。问题是,选择妥协的方式和代价,是不是值得妥协,让双方为之妥协的筹码又是什么,这样在你来我往中,迂回向前,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李阳是省长的秘书,处在权力中心,尽管不知当晚常委会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总会知道事情的经过。这几天里,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了李阳这里,李阳经过综合分析,终于得以还原当晚常委会的现场实情。
当晚,李阳刚离开会议室,黄中和取下了眼镜擦了擦镜片,然后又把眼镜戴上,轻轻咳嗽了一声,说:“好了,常委们都到齐了,同志们,今天常委会的议程表早就发到了大家的手中,组织部门的考察定论同志们也都看到了,我相信同志们这段时间对议程中的人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希望同志们奔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认真地行驶党赋予你们的权力,投好自己手中的这一票。”
“今天之所以晚上仍要召开常委会,是因为人事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本省的日常工作,人事问题不解决,下面的工作就没法开展,元旦将至,新的一年就要来了,形式迫在眉睫,今天的常委会无论如何得把各项人事议程拿出个结果来,不到目的不罢休。”
这是必要的客套话,黄中和说完,停了停,问:“振国同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苏振国笑道:“同志们,中和同志已经说得很是实在了,我同意中和同志的意见,今天所有的议程必须拿出个结果来。今年的事情没必要拖到明年去,这是对党的事业的负责,也是对一级党委政府同志们的负责。”
两位班长的调子一定,常委们就知道,今天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出结果,肯定散不了会。
黄中和清了清嗓子,说:“好,现在我们开始进行今天常委会的第一项议程:表决通过宣恩市市委书记的人选。现在请王成兴同志就两位候选人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王成兴是省委组织部长,他按照组织程序首先宣读了孙海和王大国两人的简历,孙海和王大国的简历早就发下去了,人手一册,常委们谁都没仔细听,一个个都心不在焉。
王成兴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加快语速,不到八分钟就把两人的履历和组织部门对两位同志的评价宣读完毕。
像此类评价一般都是千篇一律,无非就是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思维层次高,工作能力强,头脑清醒,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领导工作经验。唯一不同的是,组织上对王大国的评价是:王大国同志沉稳老练,工作中魄力大,勤奋敬业,严格律己。而对孙海的评价是:锐意改革,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推行力强。
等王成兴宣读完毕,黄中和笑了笑,说:“下面请同志们就此发表意见。”
常委们都明白,按说此类人选,谁去谁留,早在书记办公会上就有定论。之所以现在把他们拿到常委会上讨论,是因为书记办公会没有达成一致。
常委们早就知道出现这种情况背后的端倪,一个书记,一个省长,两位班长,得罪谁都不好,自然谁都不会去开头,一时间会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常委会刚一开场就出现了冷场。
李阳事后分析,苏振国对此情况应该早有预料。
苏振国喝了口茶,笑了笑,说:“既然同志们都不说话,那我就说几句。孙海同志是我提名他作为宣恩市市委书记人选的,孙海同志就任市长以来,在宣恩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也不多说了,之所以提名孙海同志,是有我的考虑。”
说到这里,苏振国缓了一下,继续往下说:“宣恩市在我省经济布局中十分重要,陈为民同志到了政协,我认为宣恩市目前的情况不适宜派外市的同志去,外来的同志毕竟不熟悉宣恩的情况,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因此我认为孙海同志接任最合适,这样可以承前启后,不会因新书记的到来,而打乱宣恩市已有的经济布局。而且孙海同志锐意改革,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推行力强,很适合宣恩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利于打开宣恩已经出现的经济停滞不前的工作局面。当然,王大国同志的工作能力我也是认可的,该同志沉稳老练,严格律己,是个不错的同志。”
苏振国一开场就很直率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黄中和当场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苏振国在肯定孙海的同时,又对王大国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不明白苏振国是何用意?
事后看来,苏振国对王大国进行充分的肯定,这是他不下的一着暗棋,奥妙无穷。
黄中和这时自然不会立刻进行表决,苏振国把自己的态度亮了出来,态度诚恳,很有说服力,要是自己不开口,亮明自己的态度,此时进行表决,常委们一装傻,不用说孙海肯定胜出。
黄中和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他笑了笑,说:“振国省长,孙海同志年龄方面是不是年轻了一些,而且他在市长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也不长,是不是有必要再在市长的位置上磨练磨练,为将来委以重任积累经验?”
苏振国微微一笑,说:“我觉得年龄大小和工作时间长短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孙海同志很适合宣恩目前的局面。同志们都知道鹤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把一个农业大市的市委书记调到一个工业大市去当一把手,同志们认为谁更占优势?”
李阳觉得省长对此应该是早有预谋,这恰恰是王大国的弱点,也是其就任宣恩市委书记致命的弱点。
苏振国此言一出,常委们都情不自禁的点头,黄中和一看,自己已处于弱势,心里有些后悔自己失策,不该把此议题摆在首位,应该放到最后去讨论。
黄中和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扫了常委们一眼,常委们都在认认真真的看材料,黄中和明白,常委们这是不好定夺,干脆装傻卖乖。这才首个议题,如果照这个态势,这个常委会怎么可能开得下去?
黄中和笑了笑,说:“同志们,都发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还是没有人说话,这个时候,省委副书记陆剑明干脆起身去上厕所。按说,省委秘书长白鹏和副省长侯康去是黄中和的左膀右臂,此时该发表看法才是。可两人在常委的序列中排名靠后,排名靠前的常委们都不说话,他们自然不能抢着说话。
这个时候,黄中和准备直接点名。一般情况下,黄中和是不会走这一步的,因为这是一步臭棋,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使出来。
苏振国一看,此时火候已到,他不再开口,只怕黄中和会下不了台,同时,苏振国也不想让白鹏和侯康去有开口说话的机会,他笑了笑,说:“既然同志们都不好定夺,中和同志,我看我们是不是把这个议题放到最后去议,先把后面的议题解决了,你看如何?”
常委们一听,松了口气,纷纷点头,说:“同意振国同志的意见。”
黄中和知道苏振国这话是给自己解围,他笑了笑,说:“好,就按振国同志的提议办。”
官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王大国成为宣恩市委书记候选人后,不知为何,黄中和不等常委会确定,就让他直接把鹤峰市市委书记的位置空了出来,拿到这个会上讨论,也许是黄中和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也许是另有所图。
这次常委会第二个议程就是鹤峰市市委书记的人选问题,组织部门拟用鹤峰市市长胡一周接任,不用说,这是侯康去起了作用,得到黄中和的默许才会被组织部门提出来的。
王成兴刚介绍完胡一周的基本情况,苏振国就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苏振国说:“我不同意组织部门的意见。胡一周同志以前是财政厅副厅长下去的,在地市工作的时间太短,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合适,我坚决不同意。”
苏振国连接用了不同意,不合适,语气斩钉切铁,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关于这个人选,黄中和在此之前在书记办公会上和苏振国碰过头,苏振国并没有发表不同的意见,黄中和才把胡一周作为候选人拿到常委会上讨论,没想到苏振国阵前反戈,打了黄中和一个措手不及。
事后李阳分析,其实,省长在书记办公会就已经布下了暗子,早有图谋,他在书记办公会上默许胡一周作为鹤峰市市委书记的人选,就是要在常委会给黄中和一个措手不及,让他来不及重新布局。
省长不动声色,就是不想让黄中和看清他的真实意图,因为省长的这一步棋十分重要,是整个布局至关重要的一着,这一步棋下好了,后面的棋才可以接着走下去,这一着棋没下好,就满盘皆输,所以省长注定不可能让胡一周通过,不能让侯康去如愿以偿。
苏振国刚一说完,张宜安紧随其后,说:“我同意振国同志的意见,胡一周同志是不适合担任鹤峰市市委书记一职。”
根据常委排名,张宜安排名在中间,得等其他排名靠前的常委发表意见以后再轮到他发言,但张宜安不管不顾,提前开火。李阳明白,这不是张副省长不懂官场规矩,只怕是和省长达成了某种默契,需要张副省长提前表态,这样就可以影响后面常委们的判断。
苏振国,张宜安不同意,黄中和自然可以理解,他笑了笑,说:“还有哪位同志有不同意见?”
按顺序,接下来应该是省委副书记陆剑明发言,陆剑明和黄中和有间隙,此时,见苏振国,张宜安都极力反对胡一周的提议,他适当地加了一把火,他说:“既然振国同志和宜安同志一致反对,而且振国同志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也觉得胡一周不是鹤峰市市委书记的合适人选。”
陆剑明说完,是省纪委书记周启山。周启山这人铁面无私,是本省有名的包公式人物,对侯康去的劣迹,周启山早有看法,多次向黄中和进言。
胡一周属于侯康去的阵营,周启山当即反对,说:“我同意振国同志的意见。”
十三个常委,头四个全都投了反对票,黄中和与侯康去明白,胡一周的此项提议只怕悬了。这个时候,一个让黄中和与侯康去做梦都没想到会提反对意见的人物出声了。此人一出声,胡一周的市委书记之梦就彻底泡汤了。
西昌市市委书记钱博文说:“我支持振国同志的意见,胡一周同志不合适,还需要再锻炼。”
且不说黄中和,侯康去感到意外,在座的常委都感到奇怪,谁都知道钱博文属于墙头草,不到最后时刻不**牌,今天却一反常态,果断出手,这是为了哪般?
显然,这是苏振国提前做好了工作。
连钱博文这个墙头草都倒向了苏振国,胡一周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表决的结果是:七比二。
除了以上几位常委投了反对票,还有宣传部长,军区政委投了反对票,赞成的有王成兴和侯康去。其他几位同志都投了弃权票,包括黄中和在内。
黄中和也是迫不得已投的弃权票,试想,省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常务副省长,省城市委书记都明确表示胡一周不合适,如果他偏要一意孤行强行通过的话,政治风险太大,一旦胡一周出了问题,他就脱不了干系。
至于王成兴,同样也迫不得已,因为他是组织部长,干部的考察和提名是组织部门提出来的,他要是反对或者弃权,同样是自抽耳光,不得不投下赞成票。
胡一周作为候选人没有获得通过,鹤峰市市委书记的人选就空了出来,除了第一个候选人,其它候选人说白了就是来陪衬的,分量不够,同样没法通过,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鹤峰市市委书记一职由谁接任?
苏振国又有了新的提议,提名省林业厅副厅长***同志出任鹤峰市市委书记。
苏振国这么一提,张宜安和王成兴马上就同意,一下子就把整个议程给打乱了。***是省林业厅厅长的候选人,苏振国却提名提名他为鹤峰市市委书记,黄中和一下子被苏振国搞的很被动。
现在三名常委联合提名***为鹤峰市市委书记,黄中和就犯难了,不同意吧,常委会已经接连否认了两项提议了,再不同意,只怕就说不过去了,传出去,省委颜面扫地。
***为林业厅厅长的候选人是黄中和的意思,黄中和现在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可以反对苏振国的提议,可问题是接连否决三个提议,省委常委会岂不等同儿戏,省委组织部门是干嘛的,省委是干嘛的,前提工作是怎么做的,怎么考察的,没有成熟的方案就拿出来讨论,他这个省委书记也太不称职了。
如果***不能胜任市委书记一职,那后面在林业厅厅长的议题上,苏振国就可以以同样的理由反对,说***既然不能胜任市委书记一职,那他同样也不能胜任厅长一职,这人的能力有问题。那样的话,事情会越来越麻烦,今天就无法收场。
黄中和的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真恨不得提请休会,以后再议,可自己的开场白说得很明白,如果以后再议,明天就会有人说,作为省委书记,他在常委会上已经权力失控了,这就更为可怕。
黄中和虽然心里窝火,但权衡再三之后,脸上带笑,说:“我同意振国同志的提议,下面就对此提议进行表决。”
省委书记和省长两位班长都已同意,谁还会反对?
再说,这块蛋糕原本是属于侯康去的,侯康去的蛋糕分给谁不是分,只要不动自己那一块就行了,所以,常委们一致通过。
***去了鹤峰市,林业厅厅长的位置随即空了出来,这可是一块分量很重的蛋糕,自然引起了众人的追逐。大家纷纷改变策略,把原来准备拟任的其他位置的候选人搬了出来,反正已有先例,***可以去鹤峰市,那么其他人也可以上林业厅。
此时大局已定,一切都按照苏振国的设想走,苏振国自然坦然自若,端着茶杯,吹着茶叶,在一旁静观其变,他知道这块蛋糕,黄中和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果不其然,常委们提出的人选,黄中和一口回绝,毫无商量的余地。
黄中和现在开始有些后悔听了侯康去的唆使,想通过王大国和孙海的竞争,来打压苏振国的锐气。王大国虽然和自己走得近,但侯康去的意思很明显,无非就是想让胡一周望上走一步,现在好了,侯康去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把自己搞的如此被动。
整个常委会乱糟糟的,如同菜市场一样,黄中和正在气恼,没想到,苏振国放下茶杯开口了。苏振国说:“既然大家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提议一个人,肯定合适。”
黄中和不知道苏振国又有何打算,他生怕苏振国又重新发难,还好,苏正国这次提出的人选,黄中和还真是无话可说,苏振国说:“我提名王大国同志出任林业厅厅长一职。”
从鹤峰市委书记到林业厅厅长,也属于评级调动,但谁都知道鹤峰市是个穷市,而林业厅油水不少,又在省城,比呆在鹤峰这个穷乡僻壤好多了。王大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