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免费阅读!

第七百二十章 东门柳(1/2)

作者:庚新

    桓彦范虽然没说什么,可杨守文却看得出,他心中所想。

    此次岭南之战,桓彦范颇有功劳。曲览被杀之后,也正是桓彦范挺身而出,稳定了局势。

    正是他及时发起抵抗,才延缓了叛军的攻势。

    不过,在此之后,他却接连败退,甚至险些退守邕州。

    这里面有很多运气的因素……曲览被杀后,安南群龙无首,以至于成了一盘散沙。叛军的攻势又非常凶猛,桓彦范虽有手段,奈何手中无甚力量,只能边战边退。

    相比之下,杨守文自剑南道一路东进,灭洞澡、傥迟顿,败和蛮人,击溃僚子部,后又解了甘棠之围,可谓功勋卓著。更重要的是,他率部轻骑出击,在交趾斩杀甘猛,夺回交趾县城,切断了叛军的联络,才使得桓彦范有机会组织人马反击。

    如此一来,杨守文的功劳,显然要大过了桓彦范,令桓彦范羡慕不已。

    接下来,就是剿灭叛军余孽。

    桓彦范很想借此机会,挽回一点颜面。

    可面对着杨守文,他着实没有丝毫的底气。

    谁都知道,这后面的全都是战功。换做他桓彦范的话,一定会亲自出马,平定战乱。

    杨守文道:“桓公,接下来的战事,就请你来主持吧。”

    “啊?”

    “我这一路征战,兵马疲顿。

    交趾二十日守城,部曲也死伤惨重,实在无力南下。我准备留守交趾,进行休整,所以追杀甘勇的事情,就只好烦劳桓公。不过,我虽不再参战,可是安夷军一路东征,士气正旺。王元珪也精通兵事,桓公若要南下,还请给他多一些机会吧。”

    杨守文累,但绝不至于累到无力征伐。

    桓彦范甚至已经做好了留守交趾的打算,未曾想杨守文却把征伐之事,交给了他。

    这也让桓彦范心中感慨,当下拱手道:“杨明威放心,桓某定不负所托。”

    他停顿一下之后,又沉声道:“不过,杨明威手下猛士如云,桓某有自知之明,所以想要借些人手,还请杨明威不要拒绝。”

    礼尚往来!

    杨守文把最后平定战乱的功劳给了桓彦范,那么作为交换,桓彦范也想报答一下。

    杨守文不去征伐,可是却不代表他手下人不想征伐。

    不说别的,只那涂家四兄弟,就一个个看上去生龙活虎。桓彦范这样做,也算是全了杨守文的这番情义。

    杨守文对此,自然不会反对。

    双方商议妥当后,杨守文便回县衙休息。

    安南都护府就设在交趾,但由于此前的叛乱,都护府被叛军一把火化为灰烬,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要重新修建,不知何时才能完成,杨守文索性,就把县衙作为了住宅,平日里都在县衙办公。而桓彦范,则未住在城中,而是带着亲随驻扎城外。

    从这一点而言,也是桓彦范的尊重。

    他驻扎城外,就表明了,在朝廷旨意未到之前,安南都护府,便是以杨守文为尊。

    “大猫,你不去帮你父亲?”

    “算了,我还是留在交趾……我和他不太对付,见面后少不得又要争执,倒不如各行其是。

    再说了,甘猛已死,叛军已无威胁。

    甘勇虽然勇猛,却不足为虑。若他连甘勇都对付不得,我倒要劝他,辞官回家吧。”

    桓家父子间的矛盾,杨守文不好评判。

    其实,这种情况在后世并不少见。父子的感情其实极好,但是父子的个性又都非常强悍。父亲总想要安排好一条路,让儿子按照他的安排前进;偏偏儿子又极有主见,想要依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于是乎,父子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也变得无法调和。

    桓家父子,大体上就是这样。

    所以,桓彦范南下,桓道臣不会随行。

    当然了,他也知道,桓彦范此行绝无危险,能大获成功。否则,他一定会跟着去……

    见桓道臣主意已定,杨守文也就不再过问。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交趾虽然已经夺回,叛军虽然已经击溃,可是这场叛乱的创伤却难以消散。

    自叛军起事,杀死曲览,到大军汇合一处,足足持续了近六个月。

    六个月里,大大小小的战事多达百余次,波及十二州近三十县,死伤人数达数万人,更有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如今,春寒料峭,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些灾民的安置,以及农事和城池的修建,都摆上了议题,需要尽快解决,否则必有变故。

    杨守文既然选择留守交趾,那么接下来这些琐碎的事情,就躲避不得。

    好在,他身边有桓道臣、诸欢,以及在离开剑南道时,强行从梓州征辟而来的孙处玄。

    这些人各有所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杨守文的压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秀的帮助。

    明家准备出海,于是把大批物资送至岭南。明秀便写信去泉州,恳请明家的帮助。

    惊蛰到来前,一批物资终于抵达交趾……

    运送物资的人,杨守文并不陌生,就是此前在长洲见过的林銮。

    他和明秀交谈了一番之后,便告辞离去,没有和杨守文交集。但是,林銮走后,杨守文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明秀情绪上的变化。他,变得有一些烦躁,有一些抑郁。

    春寒料峭,但县衙后宅院墙上的紫藤花,却绿油油,格外生动。

    杨守文走到池塘边,就看到明秀坐在那里,看着一池池水荡漾涟漪,正呆呆发愣。

    “要走了吗?”

    杨守文在明秀身旁坐下来,也不看他。

    明秀一怔,扭头道:“你怎么知道?”

    “看你整日魂不守舍的模样,就知道你有心事。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