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的排名赛已然进行了十次了,以每周一赛的速度高压进行着,比赛的项目很多,不管学生还是老师们都累得够呛,只是大学城里的精英们在精神上却不然,他们都属于越比越兴奋的那一种,甚至让他们停下来都不可以,每天依然把自己保持成最好的状态,以期力争上游。
这是大学城的游戏规则。
曾有人在报纸上批评大学城这种高压政策,说其是虐待压迫社会精英,只是文章一出,大学城的各类精英们都立刻大显在大学城锻炼出来的才能,以这篇文章为论点,说另外一件事。
即是:辩论到底需要怎么样强度的竞争,到底怎么样强度的比赛才算是虐待。
令这个在报纸上批评大学城政策的人吐血的是,所有辨论的精英们,一致对大学城现在的政策进行了一些委婉的指责,只是指责的不是高压,而是太宽松了。
例如某精英的话:大学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环境,可问题是这样的竞争还不够激烈,一周一次的排名赛时间太长了,我个人建议是不是五天一次,我个人有充分的信心来应付这一次
再如某女性精英的话:我个人对大学城唯一的不满就是大学城的竞争还不够激烈,我个人很多方面都被限制了,我希望每周的比赛是不是可以改成一天赛一部分项目,这样我才会进步,不然以现在这样的竞争,还不够激起我的好胜心
大学城的精英政策,让身处在大学城之内的精英们对自己的各方面都在疯狂提升之中,而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全球各大跨国企业、公司的疯狂追捧也成了让这些精英为之疯狂的理由。
有的学生精英甚至对写批评文章的那人喊出了:有本事你也进大学城试试,就凭你写文章那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不用出那个头鸟,还不如回家好好用用功,力争进大学城,这样你就算不能在大学城毕业,你中途被淘汰了,你的工资也是你写这些文章的数百千万倍。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学生精英有些夸张,但各大知名企业如同闻到鱼腥的猫一样,立马喊出了,他们要被淘汰出来的大学精英,高薪聘用,只要人来,什么好说。
私下里这些知名企业的老总也是乐之不疲,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在大学城里毕业的精英们,他们是抢不过国家机器的,与其落空,不如抢个半成品,也远比社会上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博士、研究生强,加上这些半成品在大学城所积累下的人脉,毕竟他们那些还留在大学城的同学指不定那一天就成了政府高官,企业老总,甚至各行各业的领头羊,所以现在把他们招进来,利远大于憋。
只是这些被淘汰的精英们并不象各知名企业所想象中的那么好招,除了各知名企业之间的竞争相互拆墙外,这些人想重新进大学城的心理比什么都重要,并拒绝了不少企业,即使有被生活所迫的人,也依然在努力着,为再进大学而努力着。
世界的目光就这样汇聚在了这个大学城,因为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变相竞争,远比一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