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不顾李弘冀劝阻再次向柴荣发起和谈。
上一次,李弘冀是拼命要求李璟去找柴荣和谈,李璟不听。他以为柴荣想要吞并江北十四州并非朝夕之事,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结果李璟错了,柴荣以他无法想像的速度攻城略地,瞬间吞并了大半个江北。
这一次,李弘冀是拼命阻止李璟去找柴荣和谈,李璟依然不听。他以为柴荣基本上已经吞并了整个江北地区,只要等寿州彻底投降,他们便会发兵到长江岸边,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所以……李璟又着急派人带着他的亲笔书信找柴荣和谈。
李璟上表柴荣,请划江为界,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同时,南唐奉周正朔,用其纪年。为避后周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李璟每年需向中原缴纳牲畜两万头、绢丝十万匹、白银五十万两,只要南唐交纳供奉大周便不过长江。
三征南唐也让大周国力有所损伤,不过在南唐那里拿够了好处,非但夺取南唐半壁江山,而且还让李璟每年交税,柴荣单凭李璟的税金便能大发横财。
不过也是时候休整一下了,连年征战让大周百姓也受到了重创,所以柴荣准备歇国政策,暂不出兵。
958年5月
世宗柴荣回朝,后周兵力撤离江北,留兵驻守,江北十四州有十三州归柴荣之手,唯有寿州宁死不从。
刚从南唐那里大赚了一笔,柴荣也不需要出兵,可以好好的享受几个月了。从南唐缴获的战利器数量之多就连柴荣都不敢相信。
无论战争结果如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柴荣是欢喜的那一个,同时也是愁的那一个。
因为毫无征兆的继续发兵,士兵们没有回乡春耕,大周境内闹了一点小小的饥荒。之所以没有让事态变得严重,完全是因为王溥早有预料,他就是宗信钦点完完全全农民出生的宰相。
在柴荣打仗的时候,王溥便回到汴梁组织一切工作,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都集合起来帮助百姓耕种,同时还出钱雇人种田。不止是百姓,王溥还命人开了很大一块耕地种田,所收的粮食也都归皇家所有。因为有这些粮食,所以这一次的饥荒解决得非常妥当。
其实所有人佩服的都是宗信的睿智,因为宗信预料到了太多的事情。如果这一次不是王溥的话,大周境内必定会闹起饥荒,百姓只要吃不饱饭就会造反,而且造反的势头也会越来越大,直到他们能吃饱为止。
大周自然无涯承受这样的结果,所以这一次王溥的功劳有多大所有人心知肚明,这一点其实就连范质都没有想到。
范质聪明不假,与王溥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但有的时候王溥所说的话范质并不理解。王溥因为是农民出生,而且是大半生的农民,所以他对每一粒米都非常珍惜,这一点范质真的做不到。
范质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但他做不到珍惜一粒米。王溥虽然不会背诗,但却比任何文人雅士更懂得一粒米需要一个农民多少汗水才能长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契丹发兵沧州,符彦卿发来急告。柴荣命张永德领兵去至沧州抵御契丹。因为契丹人无法跨过沧州,所以柴荣也并没有往心里去,他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多陪一陪符宣懿与符宣慈两姐妹。
当然,柴荣不知道的是这两姐妹其实并不寂寞,因为柴荣在忙的时候赵匡胤一直在照顾这两位嫂子,照顾得非常周道,生怕他们晚上夜里一个人睡觉害怕,所以赵匡胤经常陪她们一起睡。
赵匡胤是很会心疼人的,照顾两位嫂子比照顾自己的媳妇宋千千还多,柴荣因为身体不太好,所以对符宣懿和符宣慈两姐妹有些亏待。但符宣懿和符宣慈两姐妹可不会轻易放过他,每天都缠着他喝酒玩乐,柴荣心里非常开心但身体的消耗也确实太大。
柴荣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符宣懿和符宣慈就看不出来吗?不,她们比谁都清楚柴荣的身体情况。但她们必须要这样做,因为她们希望柴荣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好是快点死,要不然的话……会出大问题的。
符宣懿是紧张的那一个,因为她的孩子柴宗训越长越像赵匡胤,如果继续长大的话,柴荣迟早会起疑。就连符宣懿自己也说不清楚这孩子到底是谁的,原本符宣懿想让赵匡胤来一个滴血认亲,但赵匡胤知道那都是胡说八道,因为宗信就是用这招和雷洪攀上关系的。
符宣懿也不敢害死柴荣,所以她只能想到这个最笨的办法消